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分析 | 新时代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2018-06-11 10:21来源:《中国华能》作者:邱波关键词:电力需求电气化全社会用电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全行业用电量影响因素中长期趋势分析

1.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对于各影响因素趋势分析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经济将会延续新常态以来速度放缓的趋势,逐步进入中速增长阶段。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将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供给因素决定。具体而言,就是要素投入的增长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决定了潜在经济增长率高低。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负增长,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储蓄率将不断下降,资本要素供给增长趋缓。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递减,但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将平稳提升,部分弥补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动能减弱导致的经济减速。我国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逐步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之后我国经济将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速增长。

从需求侧来看,未来我国投资需求在总量方面的增长空间有限,但在投资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方面依然有空间 ;消费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  ;出口仍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2. 产出效应中长期发展趋势

未来,产出效应将继续对用电量增长保持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年均贡献量将逐步达到峰值。1996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出效应对用电量增长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年均贡献量从   1996 ~ 2000年的 844亿千瓦时快速增至 2011 ~ 2015 年的   3374亿千瓦时。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减速换挡,产出效应的年均贡献量也逐渐趋于稳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产出效应的年均贡献量也将逐步达到峰值。

到 2030年前后,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会降至  5%以下,产出效应的年均贡献量从峰值开始回落,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产出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3. 结构效应中长期发展趋势

未来,结构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削弱作用将逐渐增强。1996年以来,结构效应相比其他三个效应对用电量增长影响较弱,但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有所加快,结构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削弱作用逐渐显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将加速迈向中高端,信息技术、物流快递、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升高。工业将加快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高耗能行业的产能和产量趋于饱和,发展趋缓甚至出现萎缩,比重逐步下降。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制造业将快速崛起,比重不断上升,相应的,结构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削弱作用逐渐增强。

到 2035年前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端化水平,结构调整的速度将逐步放缓,相应的,结构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削弱作用也逐渐弱化。

4. 效率效应中长期发展趋势

未来,效率效应将继续对用电量增长保持较强的抑制作用,年均节约用电量略微增加。1996年以来,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促进了行业内部的能源消费强度不断下降,尤其是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强度大幅下降。效率效应每年节约了相当数量的用电量,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从   1996 ~ 2000年的 551亿千瓦时增至 2011 ~ 2015年的   1822亿千瓦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持续提升,能源消费强度将会延续近年来稳步下降的趋势。传统高耗能行业继续转型升级,并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梯次转移,先进产能替代传统低效产能,能源消费强度继续平稳下降,效率效应年均节约的用电量略微增加。

到  2035年前后,我国大多数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速度逐步放缓,效率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抑制作用开始减弱,年均节约用电量也将逐步减少。

5. 电气化效应中长期发展趋势

未来电气化效应将继续对用电量增长保持较强的拉动作用。1996   年以来,伴随生产和服务中用电设备的普及,各行业的电力消费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的电气化水平快速提高,成为用电量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  2005   年以来,电气化提速,电气化效应年均贡献量开始大幅增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能源革命将持续推进,电能替代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将开启新一轮的电气化进程,电气化交通大规模发展,电驱动、电加热、电取暖等设施逐步推广应用,民用、工业、商业、建筑、运输等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力度加大,我国电气化水平将持续提高,拉动用电量增长。

到 2035年前后,我国电气化将达到较高水平,电能替代的潜力空间下降,电气化速度开始放缓,电气化效应对用电量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三)居民生活用电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力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具有较强的需求刚性,存在较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主要受到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和居民家用电器水平等因素影响,较少受经济形势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配网和农网逐步改造升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条件持续改善。同时城镇化率和居民家用电器水平将持续提高,电能替代在居民生活领域不断推进,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居民取暖“煤改电”逐步推进,将会拉动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到  2035年前后,我国电力基础设施趋于完备,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居民家用电器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提升的潜力空间缩小,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将逐步放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查看更多>电气化查看更多>全社会用电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