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人物正文

不想呆在实验室的工程师会是好医生吗?

2016-12-07 10:43来源:南网50Hz作者:黄昕关键词:南方电网振动故障刘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持续地死磕,带着兴趣地死磕

长年在现场奔忙,刘石感触颇深:“虽然说实验室研究与现场应用,并非截然分离,然而只有真正置身现场,才能体会到,现场发现很多问题,靠书本知识或者现有知识很难以解决。研究是为了现场的应用,而现场的应用,则将导致新的研究。”

就是在现场的工作中,刘石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规划:“立足专业基础,扩展研究领域,去解决一些更新、更尖端、现场更急需的问题。”具体来说,他为自己列了三个方向:“一是物理储能、新能源发电,二是电气设备检测、故障诊断,三是防风防灾,分析台风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等。”

除了第二点,其他两个方向看上去与他当年所学的专业以及多年的工作都有一定差距,对此,刘石并不担心,因为有“一万小时理论”: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持续就某一个领域学习一万小时,那他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专家。何况,他选择的几个方向,“并非盲目扩展,而是在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的延伸。”

经常跑现场的刘石,在实验室里同样是一把好手,理论+实证是他一贯的坚持。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一万个小时里坚持下去呢?虽然专家不像一般小伙伴们那样有拖延症,但是毕竟工作繁忙,挤时间谈何容易。

刘石爽快地回答:“因为兴趣所在。”他回忆了当年师从屈梁生院士时的一个小插曲:因为英语不是很好,所以刘石在一次翻译作业上偷了懒,结果被严谨的屈院士发现了,70多岁的老人把他叫来很批了一顿,“激动地鼻子上冒着汗珠。”由此,刘石认识到:“学习提升应该是自己的要求,而不是被迫。把痛苦变成兴趣和乐趣,才能真正有持续的动力。”

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剩下的问题,刘石借用《罗辑思维》的一句话做了总结:“持续地、系统地、死磕地做一件事,就是能做一些事出来。”

5、和年轻人掏掏心窝子

1974年出生的刘石,作为年轻专家,其成长之路也让不少“小鲜肉”颇为好奇,让我们看看,刘石对那些困扰小鲜肉的事儿又是怎么看的。

小鲜肉提问:如何看待年轻人个人发展与团队需要之间的关系?

刘石:首先,一个团队要大度,公平,小我融入大我,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发展,团队才能有向心力。作为前辈,要换位思考,多让年轻人做事,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让他们去崭露头角,这样团队才能根深叶茂,成为大树。

不过,作为年轻人,也要更积极一点。遇到困难,也要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一些年轻人刚到单位,可能会觉得“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如意”,“不是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但还是要坚持做,把自己的作用发挥最大。当时也许痛苦万分,但之后回想,会觉得没什么解决不了的。

小鲜肉提问:同事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不一样,怎么才能让他们配合自己做好工作?

刘石: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首先要知道团队人员的专业,不需要完全一致,专业不同,相互之间要有共性,也要有互补。

其次要明确,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很多事做不了,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比如去现场检修,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光是搬箱子,接线,等布置好可能半天就没了,哪还有效率可言。

在团队里,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家,有时也需要和别人同步、配合,特别是年轻人,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自认为的“老腊肉”提问:工作几年时间了,觉得工作没突破,方向很迷茫,怎么办?

刘石:埋头干活,抬头看路。人在某一阶段遇到瓶颈,并非说遇到失败或挫折,而是努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可做的东西。我自己也曾经觉得:“电厂的工作都干完了,怎么办?”

这时候,要放开眼界,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吸收一些新的东西。虽然一年两年,不一定能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但对于自身却是慢慢在积累,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就会融会贯通,爆发出来。

延伸阅读:不得了!南网女博士做了一个包 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原标题:不想呆在实验室的工程师会是好医生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查看更多>振动故障查看更多>刘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