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盈利模式是电动桩绕不过的槛

2016-08-31 09:17来源:新浪汽车作者:先越关键词:充电站充电设施充电桩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黄山:先总,你们充电桩的使用率怎么样?

先越:我们从行业最初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实事求是讲,原来从2015年建设的公共充电使用效率来讲,就有一个分布不均衡的态势,比如在上海、北京建的一些充电桩使用效率很高,但是我们在其他城市,比如二级城市建的,使用率就降低。我们就思考,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年其实做了一个尝试,我们在2016年一些新区、示范区做这个的时候,就强调一点是顶层规划,我们一开始就和当地的政府、和一些当地的合作机构开始,在建之前我们就做一些体系的规划,摸清楚这个地方的车辆用车需求,还有主要车辆的来源是什么,还包括充电电力的一些需求点在哪个地方,通过这个方式来规划先行。

第二,我们创新,我们当时在贵阳新区搭建了中国第一个用互联网的手段做了车桩网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在当地政府的衔接下,因为这中间还有跟车企的沟通,也是行业进步中一个比较大的需要跟进的点。当时因为这个区域是长江汽车在那生产,所以我们达成一个协议,在充电桩和车底层数据完全向对方进行开放,在政府牵头下,我们做了一个整体的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上,我们第一次创新的把充电桩的信息、车辆的信息、车辆电池的信息和行驶轨迹做成一个数据库平台,因为有车联网系统,本身有4G端,我们有充电站也是智能化的系统,我们算出了一些数据,比如它充电的一些需求、充电的时间点、充电的位置的点,针对这些需求我们去做布点、做建设,比如全区运行的公交车是我们每天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有一块是专门给公交用的,复合保有率基本能用到70%左右。

还有一点是通勤,因为有员工的班车,还有分时租赁,根据它的需求,我们也做了一些布点。

通过这样的规划、数据、建设,现在我们基本上能达到在这个区域上充电使用率达到5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目前来看,这个模式在很多区域很难实现,因为确实需要开放很多信息,而且需要规划,需要建设,需要政府给你大力支持。但是我觉得起码是说我们通过这个实践,大概看到了一条路,这个路径觉得好像这样去做,不管是从车主的反映,还是从实际运营的数据,还是从充电站的利用效率来看,仿佛比较合理。而且现在我们马上开建第二批充电目的地,完全根据这个需求,当这个区域已经充电饱和了,比如要开公交线路,就需求不够了,还有的车改,要开分时租赁,所以就也不够了,那么就要新建一个站,配比建。通过互联网手段,把什么时候建、怎么建,都通过数据进行一定的指导和车辆的匹配来做,这样的话使用效率会提高。

虽然这也是尝试,但是像我最讲的,空置率的问题,其实我们允许一部分空置,空置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急切的盼望有桩,结果有桩了就是空置。那通过什么方式来破除呢,特别是把这种模式扩展到上海、北京这种城市,有些是通过技术能解决,但有些也是需要在顶层建筑上需要政府来大力推进一些模式,比如北汽的模式就很好,在桩和车之间打通一条线,但是是不是能更多的打通这样的线,让产业链融合。

我们这个行业还有一个比较难点的问题,就是支付的问题。其实空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比如本来这个充电桩我去充,但是我没有办你的卡,但我的钱主要是充给另外一家运营商,你让我去充它的,我心里可能有芥蒂。但是我如果充了它的,北京还有十几家、二十几家,这个体验也是比较糟糕的。但是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我投资了,这个钱理所应当是我要控制的,财务模型怎么去算,都是要这样做。但是要打通这个东西,光靠运营商相互去磋商、衔接,这个利益链条还是很难破除,所以是不是可以像银联的模式,现在银行取钱也是这样的,各家都要收手续费,然后出现一个银联。能不能从公允的角度,把它协调起来。把各个端点都统一起来。很多问题的表露看似是单点原因,其实背后都有相互的联系和交互。我们从自己的实践,包括我们在一些新区做的实践,而且我们感觉这种数据的实践我们还是比较兴奋的。可能真正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是下一步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充电桩的盈利能力非常关键的点。

黄山:今天我们《轮语汇》也请到了很多自媒体的朋友,包括我们车主朋友,我们有江淮的车主、北汽的车主在我们台下,台上台下也可以互动一下,包括媒体朋友、车主朋友,有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提给台上的嘉宾。

刘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刘雄,我来自电驹网。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作为用户,我问北汽的陈总一个问题,北京工业大学有一个充电站叫特来电充电站,这个地方规模很大,大概50个桩,但实际上目前应用的有6个快充桩,慢充桩可能不到20个,我想问的问题是,这个桩已经建好了,而且很长时间,剩下的没有用的桩是什么样的状况?有没有预期,下一步多长时间能够开始使用?

先越:私人桩的问题是一直伴随着产业发展而存在的,我们是信息和位置好分享,但桩真的很难分享。这里有两个端点,第一个端点,因为中国的建筑在地下停车场资源是非常紧缺的国家,不仅是大型城市,二三线城市停车场资源配比都是非常紧张,当资源紧张情况下,要配建充电桩,就有一个资源站用问题。如果是自己买的车位还好自己去建,如果不是自己的车位,本身车位很紧张,一般物业都会以出租的形式租出去,很多物业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认为这是物业掌控的公共资源,会把使用门槛和建设门槛提高,在提高过程中,用户最后去建设使用都会比较困难,这也是一直阻碍着我们私人充电桩发展的难题。但在私人充电桩的领域,我非常同意各位嘉宾分享的,在家里充电,作为燃油车车油拥有来讲其实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怎么让私人充电桩装进去,而且能够好用,也能够分享出来用。

我们原来推过一个计划,可能现在向外开放是比较难,或者是不是通过一些互联网手段,在小区内部开放,比如小区里面住的人,如果有三台、五台电动车,不一定每个人都安装这个桩,有的人有条件安装这个桩,有的人没有条件安装,那就可以共享。在私人充电桩布局层面,国家也在出台很多政策,我一直关注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住建部发了一个在新建小区里面是100%电容必须要匹配,10%的充电桩的安装,其实也是在着力解决建设的问题。因为建好以后的充电桩安装没有规范、没有标准,利益很难梳理,但是在新建之前,就解决了一部分。

另外是老小区,我在上海看到一个政策很好,很多地方在对停车场进行扩容,老的小区智能化改造,也把充电桩的建设布局进去。很多力量都在着力解决。但很多问题确实现在无法逾越,但我们也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逐渐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谢谢。

相关阅读:

充电桩盈利模式大盘点 千亿级充电桩市场不容错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站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充电桩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