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评论正文

工业圈网红的“工业4.0”投资逻辑

2016-08-09 11:19来源:物联网智库作者:兔哥关键词: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五个圈层,是工业制造商

工业制造商,用工业圈的语言来说,就是业主。这一类企业在中国是最多的,他们构成了中国制造业的底层基础。

工业制造商还要再细分为国企和民企两种,国企由于是非市场化行为,投资人的利益难以保证,所以机构投资人通常不愿意介入,而且国企从银行融资是很容易的,他们通常也不会做股权融资。而对于民营制造企业而言,在整个工业4.0领域,他们是关注最多,但是行动最少的,原因很简单——看不懂、没钱。

工业4.0领域目前基本是一头冷一头热。

工业服务商那一侧是很热的,中国现在每天都有各种论坛去宣讲“工业4.0解决方案”,但是业主那一侧反而比较冷,因为他看不出实际的经济价值在哪里。

拿数字化工厂来说,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莫过于西门子、施耐德、ABB这些巨头了,可是有关它们的裁员信息一样是满天飞;至于国内的典型,海尔、沈阳机床、宝钢等等,好像业务表现也不是很好,甚至有一些发工资都有困难,说明他们的生意也不好做。

所以数字化并不是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它既不是制造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只是一个辅助条件。

但是这里面的确有一个我非常看好的历史性机遇,就是制造业的掌门人换代和整体升级。

中国的老一代制造业企业家普遍是50和60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这些人越来越不适应,所以他们目前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制度,接班的新一代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

从咱们大清的康熙,到朝鲜的金正恩,人类历史无数次暴露出一个规律——主少国疑,必有权力动荡。

作为叔叔伯伯辈分的公司老臣,通常是不太服这个少主的。所以新一代制造企业的掌门人为了建立威信,同时也为了摆脱当下现实的困境,就必然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未来十年里,中国将有大量的民营制造企业因为这个原因开始做全面的升级,这不是由新技术驱动的、甚至不是由市场驱动的,而是一个特殊权力结构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升级需要钱,银行渠道获得资金显然是比较困难的,这个时候,股权融资就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跟老一代企业家的戒备相比,新一代掌门人更容易接受这种合作方式,不但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够引入外部的新力量制衡内部旧力量,何乐而不为。

那么,利用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优选其中底子好的工业企业,通过融资帮助其完成全面升级,同时用到上几个圈层积累的工业服务商、以及标准参与者和政府产业基金的力量,将这次升级的效果放大,然后再通过该企业升级后的业务爆发获得投资收益,这就是我本人最关注的所谓“工业升级”领域,我们所有的布局,也基本都围绕着这样一个逻辑来进行。

跟一般风险投资家关注初创企业不同,作为风险工业家,我更关注老企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我认为这个环节才是未来十年工业领域最有价值的部分。

总结

对于工业4.0这样一个充满乱象和质疑的领域,一些人通常只是远远地躲在一旁,嗤之以鼻,高冷的欣赏自己的智商,而也有一些人则义无反顾的投入其中,竭尽全力,寻找财富和未来的方向。

只有后者,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我坚信。

相关阅读:

德国工业4.0:智能制造的未来不属于跟风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