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智能制造的中国特色之路

2015-08-28 13:36来源:中国工业评论作者:左世全关键词:智能制造传感器智能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务实推进中国特色智能制造发展

客观评价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对我国影响

自2011年,我国就成为中国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临的要素成本压力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不断增多。

当前,智能制造时代就要来临,各国正在部署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将重构全球制造业生态。美、德等发达工业化国家推行各自版本的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目的不只是要抢占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还要通过发展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为其谋求中低端制造业回归创造条件。

我国虽然有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具备庞大的市场优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智能制造时代,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再那么重要,整个制造业生态都将发生根本变化,如果不及时抓住智能制造发展机遇,我国传统的制造企业会陷入困境,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将不断削弱。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条件与基础

我国已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与条件。一是取得了一大批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掌握了长期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部分智能制造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二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具备一定的基础。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已经达到30%。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主要侧重智能制造技术追踪和技术引进,而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不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不够,原始创新匮乏;控制系统、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薄弱,技术体系不够完整。

二是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制造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机械自动化向数字自动化过渡阶段,如果以德国工业4.0作为参照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总体上还处于2.0时代,部分企业在向3.0时代迈进。

三是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系统、工业应用软件等市场份额不到5%,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大型转载机进口部件占整机价值量的50%-60%。

原标题:智能制造的中国特色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制造查看更多>传感器查看更多>智能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