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访谈正文

俞振华:示范工程不应只是技术路线的示范

2014-08-29 09:52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关键词:俞振华储能技术储能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俞振华先生为中国储能产业第一人一点儿也不为过,虽然他一直很低调。2006年,他一手创建普能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当时我国储能产业尚处于一片空白。2009年,普能公司完成对加拿大上市公司VRB Power的完整收购,成为中国国家电网的首个MW级液流储能技术提供商。2010年,普能入选全球“Cleantech100”,是中国首批入选全球新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的科技公司之一,同年,俞振华先生通过北京市海聚工程认定,被评为北京市特聘专家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11年,俞振华辞任普能公司董事长,与国能电力集团以股权置换的方式,将手中普能的股权转给后者。“引入国能电力资本,有利于普能钒电池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他说。同年,他成立北京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于国内电网级别储能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不仅见证了储能产业的起步,而且为储能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鼓与呼:2010年,他发起成立了当时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储能领域研究的行业组织,即今天的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致力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应用的推广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如今,该组织已成为业内颇具影响的交流平台。日前,记者专访了这位平凡而又睿智的业界专家。

记者:俞理事长,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储能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当前的几种储能技术来看,如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锂电池等,您认为他们各自的应用领域在哪里?成熟度如何?降低成本的空间在哪里?

俞理事长:现有的储能技术有十几种,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压缩空气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调峰,一代、二代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还是很成熟的,但它受限于应用的场景,如需要岩洞或者能储气的地形等,所以推广起来还是有困难的。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代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陈海生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研发,但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这一技术降低成本还是需要靠规模效益来实现。液流电池更适用于对能量和功率都有要求的混合储能使用场合(如风电场等),它能够平滑风电输出、对电网调峰调频,这种应用跟它自身的特点有关,它的短板在于体积能量密度较低,尤其是全钒液流电池,它的优势在于特定场合下的性价比很可观,降低成本还主要从提高能量密度、延长使用寿命着手。锂电无疑是眼下最热门的储能技术,应用领域也较多,能量型、功率型都有,如提供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电力调频、规模储能等,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能量型要比功率型发展得快一些。锂电池的降价空间还是很大的,虽然这一代的铁锂技术受发展方向的影响,很难再有成本上的突破,但是下一代铁锂电池已经在实验室初见雏形,另外三元材料的开发,无论是能量密度的上升使系统成本下降,还是使用寿命的延长使每一单个循环的成本下降,都会使它的效益提升,这些技术方向都会降低锂电的成本,并且这些靠技术的革新都是可以实现的,只是产业化的进程问题。其它的储能技术,大体可以分成两类:能量型和功率型。能量型主要用于风光电场、分布式发电、微网等;功率型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入和输出场合,典型应用如电网调频。目前阶段,储能技术主要有两大市场:能量型主要围绕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型主要围绕电力调频。像风电这种应用场景,既有功率型又有能量型,是一个混合应用。

记者:请您谈谈目前我国储能产业的现状如何?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单单是成本的问题吗?您预计储能产业的大规模成长期在何时到来?

俞理事长:现在储能的发展形势是美国、日本领先,欧洲次之,而中国落后于欧洲,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还很大。我们也讨论过,最大的瓶颈还是源于

以下3个方面:技术研究、产业政策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跟国外相比,国内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还有待提高;虽然这几年国家对储能产业的支持逐年增加,但是申请资金支持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所有的资金支持没有真正的用到有实力、感兴趣的单位上,造成在科研上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最后缺乏风投的支持,现在的风投基本上是以金融背景为主,在我国真正懂技术的投资方十分稀缺,产业若缺乏这方面的资金支持,单靠政府拨款,是需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因此政府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只能把科研经费下发到很多单位,导致出来的成果进步空间有限,不足以大力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现在还不能预计储能产业究竟在何时能够形成大规模增长的态势,但我相信在相关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储能产业大规模成长指日可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俞振华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