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政策正文

甘肃十四五规划: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21-03-24 09:16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特高压电力系统十四五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十二章 建设绿色综合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构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围绕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动非化石能源持续快速增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推广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完善能源储运体系,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

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电力外送与就地消纳结合,着力增加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供给,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打造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积极开展白银复合型能源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加快酒湖直流、陇电入鲁配套外送风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推动“光伏+”多元化发展。开工建设玉门昌马等抽水蓄能电站,谋划实施黄河、白龙江干流甘肃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光热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光热发电与风光电协同无补贴发展。推动储能成本进一步降低和多元利用,开展风储、光储、分布式微电网储和大电网储等发储用一体化商业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清洁能源交易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到2025年,全省风光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接近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外送电新能源占比达到30%以上。

推进传统能源绿色清洁高效发展。加大煤炭油气勘探、综合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力度,有序释放先进产能。推动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煤炭、电力产业为支撑的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重点建设灵台、宁正、沙井子等矿区。充分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电源作用,做好煤电布局和结构优化,加快推进配套调峰火电和煤源项目建设,有序启动内用火电及热电联产项目,深入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充分挖掘系统调峰能力,持续加大电力外送。多措并举提升煤电机组运行效率,推动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

建设绿色化工生产基地。坚持“稳油增气、持续稳产”,实施石油化工产业链水平提升行动,加快石化企业现有装置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新产品拓展和化工产业链延伸,加快庆阳石化、兰州石化等炼厂升级改造。推进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加速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精细煤化工转型升级,有效提升煤基产品附加值,打造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体系。依托兰州新区、金昌、白银、玉门、华亭、高台等化工园区,培育发展高端化工产品、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中间体等产业集群。

第十三章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壮大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专业生产服务、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打造西北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国际物流中心,着力发展航空物流、国际多式联运、快递物流、保税物流,打造辐射东中西、连接境内外的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务、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引导生产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和外包。

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养老专业化队伍。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支持建设家政服务业示范基地,加强家政职业技能培训,扩大“陇原妹”“礼贤嫂”等品牌影响力。支持发展家庭社区智能服务,推动传统商圈向体验式智慧化转型,发展商旅文体联动新模式。创新住宿餐饮营销管理模式。推广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制度和信用奖惩机制,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促进新型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完善跨境寄递服务。培育壮大会计审计、法律、安全、环保等服务。发展智慧会展、云展览等新业态,实施会展品牌提升工程,培育会展名城。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第四篇 深度融入双循环,加快构建新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深度参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把甘肃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

第十四章 着力扩大省内需求

加快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增加对重大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千亿产业集群、百亿园区的投资。突出“两新一重”建设,补齐各领域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基础测绘、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巨大发展潜力,加快推进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安全保障7个重大工程项目包,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带动性的重大工程,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大力培育新型消费,鼓励绿色消费,提升传统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动消费结构由生存性向发展型、乐享型迈进,不断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健康检测、数字文化等服务空间。加强政策支持,大力发展自驾游消费和特色体育消费。建设一批聚集效应显著、文化内涵丰富、建筑风格鲜明、拉动消费明显的商业和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促进文化消费提质升级。积极打造城市夜经济。探索构建“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线上消费新模式。大力开发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康养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努力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快乐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第十五章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

打造优质供给基地。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生产循环基地、流通循环枢纽、消费循环市场,着力拓展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纵深空间、经济腹地和通道枢纽。在东数西算、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北煤南运、南药北储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提升要素供给、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聚焦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推动上下游产销对接,提高基础化工产品、关键基础材料、关键装备保障能力。瞄准国家产业发展需求,提升集成电路生产能力。加强制种育种基地和草业基地建设。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强化流通枢纽功能,依托中欧、南亚、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和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畅通链接国内、面向国际物流大通道。积极引进国内电商快递物流头部企业在甘设立区域总部、新业态总部,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商物流、智慧物流、港口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打造西北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加强智慧型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现代流通体系综合示范县(市)建设,推进“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完善城乡物流网络体系。力争到2025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主动融入国内大市场。发挥甘肃承东启西、连南通北区位优势,推动形成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纵横成线的省域开放局面。在推进西北经济一体化中发挥中心联通功能,在有效连接西南大市场中发挥枢纽通道作用,在推进沿黄流域省区协同发展中发挥衔接推动功能。加强与沿黄省区合作交流,共建沿黄经济带。强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积极拓展川渝大市场,大力推进陇货入川入渝。深化与东部地区全面合作,逐步形成“甘肃资源+东部企业”“甘肃产品+东部市场”“甘肃基地+东部总部”“甘肃制造+东部研发”等多元合作模式,促进需求升级与供给匹配协同共进、省内与省外错位互补、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精准结合的高效循环。

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发挥甘肃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作用,加强与国际市场联通,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同发展。把推进国际贸易作为增强全省经济实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外贸总量较大增长。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升工业品、农产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推进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建设,形成联动西北、服务全国、辐射中西亚、中东欧和东盟的商品集散地。加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努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贸易竞争新优势。加强旱作农业技术、育种技术和农机向中亚、西亚和非洲出口。稳定扩大铜精矿、镍精矿、锌精矿、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提高企业资源供给水平,保障原材料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用足用好国家鼓励进口贴息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升全省产业技术含量和装备水平。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重点投向文化旅游、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公共设施领域。鼓励外资建设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设施。扩大金融业开放。加强对外贸易人才培养、政策研究、舆情收集、决策咨询等服务。

第五篇 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甘肃

抢抓数字时代机遇,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全面转型,逐步形成以新基建创造新消费、打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联接新丝路、优化新治理的崭新格局,为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开放、高效能治理的“新甘肃”打造“新基座”。

第十六章 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新基建步伐。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通信枢纽、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大数据服务输出地,加快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骨干传输网络,建设兰州至成都第二路由等国家一级干线。健全基础网络架构,构建覆盖全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争取到2025年实现5G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50%以上。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完成IPv6规模部署。加强新技术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智能计算中心,合理布局大数据中心,积极开展国际物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前期工作。发挥我省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优势,积极争取在甘肃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和试点示范工程。

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积极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数字化技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广。成立甘肃智慧交通实验室,加强智慧交通、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数字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大数据创新联盟,提升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量级和水平。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产品。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促进钢铁、石化、稀土、能源、有色、建材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间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实现网络化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服务。推进大数据资源开发,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第十七章 建设数字社会

提供便捷的数字公共服务。以网络化和网络平台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监督、精准反馈,促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效能提升。聚焦5G重点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升全省居民数字技能,帮助解决老年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困难。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强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提升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排查与处置效率。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管理,实施村(社区)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整合公共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推动城市数据智能决策、城市数据活化服务、城市系统安全保障创新示范,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争取国家在智慧城市、数字园区、远程医疗服务等领域部署一批示范工程。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完善乡村通信基础设施。加强乡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库建设,加快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第十八章 打造数字政府

加快公共数据开放。深化数据应用,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和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促进政务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依法合规向企业开放,吸引更多数字产业落户。建立分工合作机制、数据汇聚更新机制,制定数据开放共享计划,加强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打通各级政府交换共享平台并推进耦合对接,提高服务协同治理能力。

促进政务信息化共建共享。推动全省政务数字化升级,整合各类政府部门信息化资源,建设统一服务社会的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以短视频政务为特色的“大服务”体系。完善甘肃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全天候在线政府。

第六篇 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改善发展条件

立足夯基垒台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格局

构筑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度超前,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统筹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两横七纵”综合运输通道,尽快形成“东连西出、南耕北拓”的发展通道,推进建设内通外畅、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有效供给能力和运输服务质效,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开放合作的枢纽通道新高地、支撑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输服务新高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的快速网络、服务完善的干线网络、广泛覆盖的基础网络,初步实现省内主要城市3小时到达全国主要城市,与相邻省际中心城市2小时直达,建成兰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络。

建设快捷高效铁路网。以快速客运铁路建设、普速铁路提升改造为重点,聚焦提升东西向通道运能、补齐南北向通道建设短板,加快扩充路网规模,着力填补区域路网空白,提高省内铁路服务覆盖范围,增强与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的通达能力。着力构建以宝兰高铁、兰新高铁、兰张三四线为主轴,中兰、银西、兰合、西成等铁路辐射全域的快速客运网。加快天水至陇南铁路建设,推动平凉至庆阳铁路尽快开工,推进宝中等既有普速铁路改造提升,建设大能力铁路货运网。加快兰州至张掖三四线武威—金昌—张掖段等铁路前期工作。推进实施兰州铁路枢纽优化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市域(郊)铁路。

构建畅达普惠公路网。积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统筹推进城市群快速网、国道省道干线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构筑高效连通城市、广泛覆盖城乡、各等级道路有效衔接的畅达普惠公路网。按照“能通尽通”原则,推进国家高速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交通繁忙路段、共线路段扩容改造,加快实施城市群、都市圈快速通道建设。加强国省道、重要城镇过境路段和沿边公路提质改造,加快省际出口路段建设,实现内通外联。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有序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全省高速及一级公路再增加2000公里,达到80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5%。

完善航空服务网络布局。统筹推进枢纽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建设发展,进一步完善“干支通结合、客货运并举”的航空服务网络。着力提升干支线机场为重点的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嘉峪关机场改扩建,新建临夏、平凉等机场,因地制宜发展临空经济。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开通城际空中巴士,积极参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通加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重要城市航线,打造京兰、沪兰和广深兰“空中快线”。推动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聚焦交通运输服务系统性、效率性、服务性短板,以客运快速化多元化、货运重载化一体化、运输服务智能化精准化为重点,推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互补、协调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新需求。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提升农村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质量。发展智慧交通,推进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和科创实验平台建设,用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

第二十章 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优质水网建设。坚持涵养水、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五水共抓”,建设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网体系。建成引洮二期及配套城乡供水工程、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实施农村供水保障、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改革示范和全省智慧水利项目。加快推进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论证,积极开展甘肃南部国家油橄榄基地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供水网络体系,保障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重要增长极发展用水需求。

尽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围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着力缓解供水、防洪、水生态、信息化等瓶颈制约。完善重点工程配套体系,保障工程效益发挥。加快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优化灌区输配水体系。实施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重点城镇防洪达标建设,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利工程,支持优先获得新增水资源使用权。在保障农业用水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健全农业节水激励机制。

第二十一章 建设现代综合能源通道网络

推进重要电力通道建设。着眼构建适应高比例、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进一步加强省际断面联络,提升西北区域省间电网互济及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巩固升级改造,打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络、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西部电网枢纽、新能源辐射中心。加快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推进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建成甘青断面武胜至郭隆输电工程、兰临输变电等工程。强化750千伏主网架建设,优化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网架。

完善能源综合输送网络体系。支持平凉至陇南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满足陇东煤炭外运川渝等地区需求。推动嘉策铁路电气化改造、酒额铁路建设,提升北煤南运、蒙煤内运通道转运能力。大力推进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强运行调节,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加强天然气、成品油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积极推动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四线甘肃段和兰西成品油管道、庆渝成品油管道开工建设。

第七篇 加大改革力度,构建活力甘肃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活力、增添动力。

第二十二章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基础上,加强模式创新,盘活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带动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着力推进国企国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稳健发展。充分发挥新组建的省属十大企业集团功能作用,深化内部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竞争力。深化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效能。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改革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方式,增强企业活力动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民营经济统计体系,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速目标。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在市场准入、政务服务、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具有规模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民营企业群体。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用地、用能、用人等实际困难,健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度机制,出台实施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招商引资大突破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培养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障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反映和政府政策传导高效联动机制,构建有利于形成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

第二十三章 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

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完善产权激励体系。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各类公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完善丝绸之路知识产权港功能,建立服务“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改革。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增存挂钩、增减挂钩长效机制,转变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建立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努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科学制定并动态调整用水定额,落实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健全和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大力推进实施“信易贷”等“信易+”工程。加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加快征信市场建设。

第二十四 章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加强政府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基础上,积极利用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促进重大项目建设。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用好政府基金,撬动社会投资。出台激励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创新融资机制。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提高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能力,积极补充资本金,优化信贷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营造金融科技生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发展供应链金融,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努力满足不同类型融资主体资金需求。提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鼓励优质企业上市,给予上市前期资金支持。盘活上市公司资源,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

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性预算统筹衔接,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费征管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险、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优化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第二十五章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大力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聚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实、群众满意度提升,加快审批速度,提升网办深度,拓展“不来即享”覆盖面,延伸服务链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可享政策和服务扩面提标。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把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各级政府最大责任,坚持一切模式都可以探索、一切机制都可以建立的理念,推动形成居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收的良好发展环境。对标国内一流标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以诚信高效、公平竞争、开放合作、透明安全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聚集。实施稳企行动,建立全方位服务机制。建立“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长效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学会、商会、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市场活力。

提升政府监管能力。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精准监管、智慧监管能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适应服务经济发展增长趋势,促进市场监管转型,实现市场监管的主要对象由商品为主向商品、服务并重转变。加强对数字经济、食品、药品、金融等领域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第八篇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二十六章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实效,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帮扶力度,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接续推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工作、规划、任务、项目、考核的有效衔接,在政策、举措、项目、资金、组织、生态、队伍等方面形成系统集成的工作体系。做好财政投入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政策有效衔接。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稳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扶贫车间生产能力。加大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争取更多脱贫县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主选择部分脱贫县作为我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积极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康养、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实施“千企兴千村”行动,支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与农民联营,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第二十七章 提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巩固提升国家种子基地生产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依托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和育种龙头企业技术力量,促进技术、人才、资金、资源集聚,形成种业创新合力。加快小麦、玉米、蔬菜、中药材等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扩大制种面积,建设国家优质种子基地和种质资源库,提高国家种子生产保障能力。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实施畜禽改良计划,谋划建设猪、牛、羊、鸡等畜禽种质资源库。

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壮大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旱作高效农业,加强旱作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提升河西走廊节水戈壁生态农业规模,将有条件的戈壁改造成超大规模蔬菜生产基地,成为“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加快黄河上游高原生态循环农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促进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相协调。做大做强陇东南现代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山地特色农业。建设智慧农业,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大外引内培力度,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地加工比例。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甘味”品牌影响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升园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水平。走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园区集约化发展路子,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产业链延长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园区向多功能发展转变。坚持以绿色环保标准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创立绿色品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流动生产率,推动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构建现代产销体系。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积极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冷链物流、产地直供、生鲜电商等构建“田间—餐桌”农产品产销新模式,打造便捷高效的农业产业供应链。加快区域性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产地集散市场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发挥各级各类产业产销协会作用,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形成特色农产品区域产地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仓储物流中心。

第二十八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把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编制乡村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详细规划,努力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结合起来,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不同类型进行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争取国家支持生态移民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以县为单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差异考核,确保每个市州有走在前列的县、每个县有走在前列的乡镇、每个乡镇有走在前列的村。在中心城镇、交通干线、产业园区、沿江沿河地区等优先实施乡村建设。“十四五”期间每年建设1000个以上乡村建设达标行政村,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大力改善农村村组道路、村内道路通行条件,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加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升供电能力。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房屋清洁供暖。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加快推进形成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推动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统筹,加强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旅游路产业路城乡联结。促进市政供水供气供热向城郊村延伸。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和卫生医疗服务设施一体化布局,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加快建设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成果,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厕所革命,治理生活污水,清理乱搭乱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村镇绿化亮化行动,加快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村景观面貌,逐步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

第二十九章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三农”方式。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

加快农村土地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和保障政策,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实现形式,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水权林权改革,完善农村水价水费形成机制和工程长效运营机制。

第九篇 优化全省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机遇,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布局

开发“一横两纵六区”城市化地区。加强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为横轴,呼包银—兰西拉经济带、庆平天陇经济带为纵轴,兰白、酒嘉、张掖、金武、天成、平庆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格局的构建。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走集约利用、集聚发展道路,引导人口和产业相对集中分布,产业相对集中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强化区域和区际联系,加强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形成若干产业高地。

建设“一带三区”农产品主产区。持续推进沿黄农业产业带、河西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建设。因地制宜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资源开发方式,调整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改善生产条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巩固“四屏一廊”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供给为主要任务,持续巩固提升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甘南高原地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

第三十一章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建设兰州—白银经济圈。加快建设以兰州为中心,白银、定西、临夏为腹地,辐射周边地区的兰白经济圈。支持兰州市完善规划布局,拓展功能范围,促进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提升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统筹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相互支持、合力发展的良好态势。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引领作用,集中创新研发,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发挥白银有色金属冶炼优势,建设有色金属加工、物流等产业链。扩大定西“中国药都”“中国薯都”“西部草都”品牌影响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和中药材种业基地。推动临夏民族用品、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打造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推动兰白定临一体化发展。

加快河西走廊组团发展。着眼河西走廊整体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筹推进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武威陆港、嘉峪关空港、敦煌空港经济效益,建设河西走廊生态经济带。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新能源、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支撑力。加快张掖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制种、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生态城市。促进金昌武威城乡融合和组团发展,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集约化生产,构建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产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促进陇东南协同发展。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以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地域风貌为特色,促进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甘南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壮大电子信息、电工电气、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推动煤电化冶、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油气煤等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打造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特色文化旅游保健养生基地、西部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三十二章 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人才支持和社会帮扶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进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安置地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在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农村产业配套设施和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努力增加脱贫地区居民就地务工收入。

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支持庆阳市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在前列。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完善交通骨干网络,大幅提升老区道路通达率。强化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革命老区的特殊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在项目、资金、物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提升高原特色养殖业规模和效益,传承和创新发展民族医药及其相关产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劳动力职业培训全覆盖,促进民族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大干部人才培养和加强交流挂职力度。

推动资源地区转型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统筹城矿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城镇发展、生态保护相协调。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资源开发模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加大对资源型地区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实施多元化产业培育升级行动,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新型产业集群,增强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篇 增强城市综合支撑能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加快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三十三章 提升城市品质

明确城市发展功能定位。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明确中心城市、其他地级城市、县城和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构建现代城市发展体系。打造以西陇海兰新线为主轴,以兰州为中心、省内其他市州城区为支撑、多个县城为节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河西走廊、陇东南分别形成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多个经济中心,培育新兴都市圈。优化市辖区规模结构和重大生产力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节点城市发展,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居民区周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繁荣居民区配套商业圈。因地制宜建设体现陇上风貌、文化脉络、民族特点、历史记忆的美丽城市。推动人口相对集中、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深入挖掘并统一规划城市闲置资源。集中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加强城市防涝防洪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安全发展能力。改造一批老旧厂区,通过利用工业遗产和发展工业旅游等方式,发展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和文化旅游场地。改造一批老旧街区,引导商业步行街、文化街、古城古街成为市民消费升级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打造一批特色街区。改造一批城中村,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农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建设与管理,注重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陇原特色城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完善市政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有序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避险防治,提高城镇安全水平。建设低碳城市,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建设绿色生活城市。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完善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生活便利度。建设更加便利老年人的过街设施、活动场所和休息设施。健全停车场、智能快件箱、社区菜市场等便民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幼儿园和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增强城市治理能力。以提升市民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系统化、整体化加强城市维修管护,协调多部门进行一体建筑改造和马路开挖,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加强交通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兰州、天水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提升公共服务全覆盖水平,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

第三十四章 完善新型城镇化载体

加快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大格局,推动兰州—西宁城市群成为区域发展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和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建设兰白都市圈,以兰州为中心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兰州新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作用,支持兰州新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探索与发达地区共建园区。高起点建设榆中生态创新城。加快建设红古—民和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强兰西城市群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流互动,共同推进西北西南紧密合作。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实施产业强县行动,培育一批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县市。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每个县重点培育2—3家高起点、高标准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合理确定县级财政支出责任和相应分担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具备条件的县改区设市步伐,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聚集提质增效。支持敦煌、榆中等市县围绕县城新型城镇化开展先行示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十四五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