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疯狂扩产:动力电池市场红灯即将亮起

2015-12-11 13:03来源:财经国家周刊作者:刘俊卿关键词:动力电池磷酸铁锂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行业面临洗牌

产能过剩将加剧动力电池尤其是动力锂电池市场的竞争,引发行业洗牌。

由于此前电动汽车销量超出预期,大量企业投资扩产、铅酸电池企业进入锂电池行业,更有其他行业的企业跨界进入锂电池行业。2015年年初,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发布的《动力电池相关问题研究》报告中就提出,我国电池行业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在技术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上与国外企业差距很大。

“未来两三年,这一轮快速发展,问题会暴露出来,加之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整车厂会对动力电池提出更高的要求,会优先选择品质高,保障能力强的电池生产企业。”刘彦龙说。

近期,在北方降雪后,有媒体报道北汽电动出租车续航里程明显缩短,这被认为是动力电池环境适应性差的表现。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部分动力电池厂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且仓促上马投产的动力电池可能给后续电动汽车的运维带来麻烦,甚至安全隐患。

外企在华投产带来的价格竞争也可能加速行业洗牌。“未来动力电池肯定是要朝着两个最基本的方向发展,一是更高的能量密度,二是更低的成本。”吴辉说。

由于研发、制造水平及自动化程度高,日韩企业在生产成本和技术上都整体领先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价格比国内的更有优势。有消息称,LG在华工厂投产以后,动力电池每瓦时成本在1.3〜1.5元,而当前国内市场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成本在2〜2.5元,三元锂电池则更高。

不仅如此,国内电池企业的能量密度也低于日韩企业。有专家称,国内较好的动力电池模块能量密度在每千克130瓦时,松下等日本企业生产动力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则能超过每千克200瓦时,LG、三星等韩国企业所生产动力电池也能达到每千克180瓦时左右。

换句话说,同等重量下国外动力电池储能要远大于国产动力电池。在追求整车轻量化,减少能耗,增加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这关乎生死。

国内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在能量密度、稳定性、一致性、循环寿命和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指标与国外企业的产品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缺乏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整车企业除比亚迪采用自己配套生产的动力电池外,大多数厂家都通过外采LG、三星、松下等企业产品解决电池问题。

刘彦龙表示,今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一批),表明国家层面已在加强动力电池的质量监管。未来,一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除了要掌握核心技术,还须拥有良好的工艺设备,提高工业水平,真正研发制造出高品质的动力电池产品。

推荐阅读

铅酸电池“寒冬”难熬 锂电池热火朝天

动力电池江湖风云四起 谁是何门派看完这篇你就懂

原标题:动力电池过剩预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磷酸铁锂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