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评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5-02-05 14:59来源:新浪网作者:程晓东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产销量已超过2013年全年水平,2014年全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74763辆,同比增长3.2倍,但销量尚不足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1%。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要占乘用车年产销量50%以上的规划目标相距甚远。

去年上半年没有一个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销量超过1万辆,而美国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5844辆,其中日产聆风电动车在美国销量就超过1.27万辆。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达6万元的财政补贴以及出台的一系列利好刺激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谓不高,但仍收效甚微,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遇阻市场容量较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因素分析

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汽油机的替代产品,虽已受到政府部门与生产企业的认可与重视。但由于处在市场发展初期,产品技术尚不成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化进程。

1、产品售价较高,难以带动需求释放。由于市场规模较小,生产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技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汽车售价普遍偏高。以比亚迪E6为例,其官方售价为36.98万元,除去政府补贴的10.8万元,实际售价仍约为26万元。北汽E150EV价格为24.98万元,除去政府补贴价格也接近15万元。即使享受中央及地方政府高达10万元的财政补贴,一款普通的新能源汽车售价仍相当于传统汽车中高档产品价格水平,过高的售价使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更多的选择观望。

2、电池续航里程不高,给远途出行带来较多不便。目前国内多数新能源汽车产品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上下,仅能满足日常上下班这类基本用途的需要,由于充电设施的稀少与不便,给路途稍远的跨省、跨市出行带来较多不便,使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优势难以体现。

3、产品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还存在碰撞易导致电池燃烧的隐患。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门槛严格,短期生产投入成本较高,企业面临很大经营压力,在提高安全性方面的研发投入不足,致使产品性能、安全质量提升缓慢。

(二)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1、应用环节配套体系不健全,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全国一线城市看,充电桩、站设施普遍严重不足,成为困扰消费者观望的主要原因。以新能源推广城市深圳、北京为例,已建成充电设施远不能满足私家车主的充电需求。深圳市原计划2012年底建成3万个充电桩,但截止目前仅建成近1万个投入使用。北京市现有5000个充电桩,即使全部投入使用,也仅能满足出租车运营,若要保障私家车主与社会需求,缺口至少在2000个以上。而北京市有关新能源汽车摇号政策规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者必须具有充电条件资质,否则不可购买。目前看,个人消费者短期内想实现拥有自用充电设备难度较大,消费者正面临着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却无处寻觅充电站的窘迫局面。

2、消费者与社会群体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不高,推广普及工作有待提高。由于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相关推广普及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使部分城镇居民担心因此影响生活用电,对在居民社区建设充电桩还存有抵触情绪。而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相关信息获取不足,导致认知度不高不愿或不敢购买;厂家因市场容量太小怕入不敷出不愿投入;电网集团不愿建设充电桩、站担心投入大量资金无法使用造成设备闲置,在很大程度上也掣肘了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原标题: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