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全面】德国四大电力巨头发展战略分析

2017-07-11 08:50来源:《能源情报研究》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系统输配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发电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售配环节竞争激烈

德国推行电力改革之后,在配电环节,产权比较分散,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意昂、莱茵能源公司、巴登-符腾堡州能源公司、大瀑布公司在配电环节占据很高的比例。在德国,大约有900家配电公司,除了上述四大能源公司,还有700家城市配电公司以及一些区域配电公司。大部分配电公司规模非常之小,其中37%的配电公司服务客户规模在1千到1万区间。

此外,四大能源公司也是德国最大的零售商,占到终端用户售电50%左右,其余主要是有城市售电公司以及独立的售电公司提供。自从1998年德国在售电端引入竞争,初期个人用户并没有舍弃一直依赖多年的传统售电公司。而近几年,随着售电侧竞争愈加激烈,大约20%的家庭用户和更有竞争力的售电商签订了购电协议。毫无疑问,在德国,竞争激烈的售配环节给传统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意味着传统电力公司角色亦在发生改变。

(二)转型之困

近年来,德国政府大力推动可再生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限制发展火力发电,为实现减排目标已关闭多家火电厂,同时给予可再生能源丰厚的补贴,令其发电可以优先入网。该政策让德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骤增,201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占德国总发电量四分之一甚至更多。根据德国政府规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要占到50%,2050年要占到80%。

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目前,德国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7000万千瓦,接近德国最大用电负荷(8500万千瓦)。

同时,德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核电的政策。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核电站泄漏事故,使德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在2011~2016年期间,德国政府对境内核电站收取每年近10亿欧元的核燃料税。德国政府在事故发生两个月后宣布在2022年前提前关闭德国境内所有核电站,并在随后加速了“能源转型”战略。这一战略在弃核的同时,还设立了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需占德国能源比例的80%,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的硬性目标。

自2011年德国能源转型加速以来,德国四大发电巨头不得不直面自身传统能源存量多的困难,根据自身的情况,发挥体量大的优势,从而应对能源转型。

在这样的形势下,意昂集团能源结构的布局显得有些尴尬:2014年,意昂集团总发电装机容量为5887万千瓦,其中以天然气和煤炭发电为主,分别占总装机容量41%和22%;核电占14%;可再生能源发电占15%,其中水电为8%、风电为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统化石能源仍然是意昂集团的重头业务。

在当今的德国,发电行业和中国一样非常集中,四大发电集团拥有了56%的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占到德国总发电量的大约59%。由于受到弃核政策影响,近几年来发电量比例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10年这一比例还高达84%。2015年,RWE作为德国最大的发电公司,发电量为132.1太瓦时,其次为EnBW,发电量为99.9太瓦时,另外,Vattenfall发电量为74.5太瓦时,E.ON发电量61.2太瓦时。

四大电力巨头2015年发电量结构(德国地区)

虽然四大电力集团投资了德国本土大部分的煤电、核电、天然气机组,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也只占很小一部分。面对德国的能源转型和德国政府提出的电力市场2.0,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大降低,且在德国的法案保障下为优先购电对象,四大发电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现行的商业模式不改变将会很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变化。

(三)经营压力巨大

2015年,德国新能源发电比例超过30%,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主要由传统火电厂构成的能源集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几乎是一夜之间他们纷纷面临盈利大幅下滑甚至是亏本的窘境。

为了跟随德国政府放弃核能的政策,意昂集团需要为核电站的拆除、核废料的最终存储准备166亿欧元资金,但这或许仍然不够;同时,在碳减排的压力下,意昂不得不将化石能源业务逐渐“冷藏”,以适应可持续发展。2007年,意昂成立了气候和可再生能源部门,至今已经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上投资了近100亿欧元,但短期内意昂清洁能源的赢利增长无法补偿常规电厂所造成的亏损局面。

过去5年,德国电力批发价从每兆瓦时60欧元降至20欧元,严重挤压公用事业公司利润率,加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跳水,让这些公司赚钱变得越来越难。数据显示,大瀑布电力2015年净利润下滑198亿瑞典克朗(约合23亿美元),创历史之最,超过2014年的83亿克朗。

与德国其他的传统能源集团一样,莱茵集团的主要能源生产方式未来将面临监管挑战和成本压力。2015年,莱茵集团的利润几乎下降了30%。在新能源发展势不可违的局面下,莱茵集团的自救方式除了尽快布局新能源业务,另一条出路就是想尽办法在成本压缩上进行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输配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