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市场新能源评论正文

为什么风电没有爱上新能源汽车?

2017-06-12 09:46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宋燕华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百思不解的监管方

看到金太阳政策,不知新能源行业从业者是否似曾相识。是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早期政策也采取了类似的直补模式。

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13-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补助对象表面为消费者,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金额购买。

补贴资金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四部委组织审核后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核查清算。

卖出去就返现的补贴政策为投机者提供了新的提款机。

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予以补贴,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骗补问题已经显现。2016年初,财政部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涉及2013-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骗补、未销售就提前申报补贴、领取补贴后车辆闲置的问题比比皆是,并对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曝光。

让我不能理解的是,金太阳政策和新能源补贴政策出台机构高度重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能源局均深度参与其中,经常参加新能源汽车论坛的很多专家学者也会出现在风电、光伏论坛,一次性直补政策已经在光伏行业充分证明了弊端和骗补现象,为什么3个月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还要故伎重演?

我想,政府出台政策之时可能已经对骗补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但他们认为有些东西更重要。比如促进行业产能迅速扩大、吸引社会资本、拉动经济增长等,经过综合考量认为,这一补贴方式当时最合适、最可行。在行业出具规模、产能、社会效应达成后,再逐步收紧补贴、加强监管、规范发展。

无补贴才是真安全

风电行业一直有个未解之谜,就是包含了补贴的标杆电价到底执行多少年。

在特许权招标时期的中标文件曾经有一种说法,在发电的前30000小时(按照不同的发电能力大约为项目经营的前10-15年)执行中标电价,之后执行当时当地平均上网电价。而在标杆电价政策中,制定者从来没有说过政策有效期。

为此,行业内乐观者会认为补贴在项目寿命20年都存在。虽然一直有2020年风火同价的说法,也会新老划断,老人老办法。

我们在2010年开始做风电投资,当时的负责人具有多年国际风电投资经验,从国际经验来看,新能源行业的补贴不会长期存在,为此,我们在估值模型中沿用特许权项目的做法认为风电项目前30000小时有补贴,此后无补贴。而且在对内对外做行业和项目展示过程中,都会故意弱化风电项目的补贴特征,更强调其他优势,“长期依靠补贴才能获利的行业不是值得投资的行业”。

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模糊的正确。虽然风电项目没有出台政策明确前30000小时概念,但实际上,由于行业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减少和取消补贴已经势在必行。

风电、光伏行业在首次明确标杆电价制度后,伴随建造成本降低,近年来已经分别多次下调补贴。光伏标杆电价已经在2015年开始的“领跑者计划”招标中进一步下探上网电价。

2017年5月23日,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发风电评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认为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具备了零补贴上网的技术条件,要求各省遴选1-2个项目开展平价上网示范工作。

政策出台后,行业中也会存在牢骚、反对和绝望的声音,但大多数从业者最多只是觉得比预期来的更早一些,之后马上要理性应对、甚至寻找机会抢占先机、偷偷谋篇布局为2020年行业全面零补贴做准备。

看过风电、光伏行业补贴政策的前世今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骗补、补贴退坡、政策趋严的现象和制度变化会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也必然是零补贴,时间可能是2020年或者2025年。顺势而为的技术研发、成本控制是长期立足行业的根本。加强政策预判、解读,甚至参与、影响政策制定,是相机而动的前提。

原标题:为什么风电没有爱上新能源汽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站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