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定位及商业模式思考

2017-03-28 09:07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作者:JFD关键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两年,国内对于LFP电池应用在储能领域炒作得沸沸扬扬。就储能领域来说,现在还是铅酸的天下。但由于铅酸的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加上环保的考虑,比重肯定会慢慢降低,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目前主要有三种新型电池比较有希望应用于储能领域 ,分别是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这几种电池各有优势和缺点,笔者这里不再详细讨论。

笔者个人认为,国内目前LFP电池用于储能目前基本上还是政府行为,主要是为了消化由于电动汽车“热潮”而带来的大量的LFP材料和电池产能过剩,说白了也就是在为过去十年因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政策失误买单。但笔者认为,目前LFP电池在储能方面大规模商业应用还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

LFP电池目前的性价比还不能跟铅酸竞争,比如铅酸的出厂价大概在0.5-0.6元/Wh,而LFP目前的出厂价普遍在1.5-2.0 元/Wh左右,并且产品品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所以目前国内几个LFP电池储能项目都是政府示范工程。

LFP电池在技术上也有待改进提高,比如电池的一致性问题在兆瓦级成组以后将非常突出,严重降低使用寿命并且带来安全隐患,另外LFP电池高温浮充性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乐观预计,LFP电池在储能领域展开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恐怕还得至少还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在传统的3C和电动工具这样强调能量密度的领域, LFP几乎没有应用的可能性。所以笔者认为,LFP短期还是应该着眼于HEV混合电动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启动/启停电源的应用,中长期可以考虑进军储能电池领域。笔者个人预计,到2020年LFP能够占据全球正极材料市场份额的15%,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市场对LFP材料以及LFP动力电池的信心无疑已经备受打击。所以笔者个人认为,当前LFP的商业模式恐怕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才能扭转目前的颓势。目前,国内注册的LFP材料企业超过100多家,有实际产能的大概有二三十家,实际产能利用率不到10%。

据统计,2013年国内LFP材料的实际产量大概在5000-6000吨左右,这其中有些动力电池企业比如BYD的材料都是自给自足,占了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两三千吨由国内的几十家材料企业瓜分,平均到每一家可能100吨都不到。即便是引进一条规模最小的自动化生产线,也意味着将近80%的产能可能处于闲置状态。

所以,笔者认为国内LFP行业深度洗牌在所难免,未来最终存活的LFP材料企业不会超过10家,并且产能将会高度集中到两三家厂家。笔者个人认为,现在中国LFP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两家能够整合整个LFP产业链的领军企业,从LFP材料生产到LFP电芯制作到Pack和BMS,直至终端应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者储能等)。否则的话,生产的LFP材料市场在哪里?制造的LFP电池卖给谁?

虽然笔者认同,全产业链并非就一定能够降低整体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鉴于国内LFP产业目前面临的特殊形势,笔者认为只有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领军企业,才能将LFP商业化的风险控制到最低。也只有这样,才能扭转目前LFP的颓势而带领LFP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笔者看来,BYD、万向A123以及中兴派能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努力,但它们仍然需要做大做强。笔者希望中国LFP产业尽快走上正轨,迎来LFP发展的春天。

延伸阅读:

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工艺路线探讨

剖析磷酸铁锂材料的一致性问题

储能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论叙

【涨知识】关于磷酸铁锂电池 知道这些就够了!

原标题: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定位及商业模式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磷酸铁锂查看更多>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