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正文

动力电池10大安全问题及解决思路

2017-02-06 13:57来源:动力电池热失控技术研究关键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安全电池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D组:充电初期对电池进行电流脉冲检测

对于不同电池的SOE、SOH充电的电流,在充电初期对它进行电流的脉冲检测,发现不一致性,提前发出安全警报。因为在充电初期,电池PACK是常温的,充电末端的时候电池PACK的温度可能已经上升了10°或者15°,导致电池的电压不均衡,所以在均衡的时候检测它的不一致性可能误差更小。

另外,对BMS进行实时诊断、检测,对车、充电桩、电网这三方进行协调,充分保障充电安全。

6.使用安全的解决思路

E组:在单体热失控状态下如何保证人员安全

(1)延缓热失控方面,有一些成熟的设计方法:

采用防火材料,在防火结构上做防火隔热处理,如特斯拉的设计里可以看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热失控的过程,延缓单体热失控到整组热失控的过程。

(2)增加人员逃生时间方面,主动做些检测:

烟雾的检测、化学成分的检测、热的检测等,通过检测发现早期单体热失控,并给驾驶员和乘客发出警报,提醒人员逃生。

(3)做限制处理:

不能让驾驶员按照常规的功率去使用,通过限功率的模式,让车子有一定的动力,但动力很弱,可以靠边停车做处理。

(4)增加灭火设备:

目前电动客车国标正在推动增加灭火装置,增加灭火装置可能有好处也有坏处,因为现在电池箱的设计都会增加防爆阀,如果喷射大量气体或者气凝胶出来,它会导致内部压力增大,可能把防爆阀冲破,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误检测单体热失控,把这些东西喷出来,可能会导致整组电池的报废,如果喷出来的气体、液体或半凝胶物质对电池无危害会是比较好选择,希望有这种材料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5)整车设计:

在整车设计方面要增加安全逃生装置,电动车和传统车不一样,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唯一动力来源,在热失控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切断动力的方式停电,车门有可能会打不开,所以在整车设计上如果能增加可以快速、方便打开的逃生门或者其他的逃生装置也是个可行的选择。

7.安全预警的解决思路

D组:BMS监控,VCU响应,大数据分析

汽车的VCU对出现的问题做响应。车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让司机靠边停车,或者是做一些相应的动作,并把VCU收集到的BMS信息上传到云端进行大数据分析,VCU有个智能学习的过程,提高安全预警的可靠性。

8.日常维护的解决思路

B组:制定日常维护的流程及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是非常紧急和必要的

现在车辆很多问题都出在没有日常维护的标准或没有国家强制检测的标准。传统车都有强制检测,电动车作为新生事物,相关的安全性、可靠性还没有达到传统车的级别,究竟每隔3个月,6个月,还是1年进行检测,应该检测哪些项目(系统密封性、电器可靠性、连接可靠性等都需要检测),这都缺少相关的标准。

现在整车厂更多的卖点是电动车不用维护,但实际上这完全与安全的意识背道而驰,因此,国家应该制定强制检测的标准,整车厂也应该有强制检测的项目要求。

从可行性上来讲,国家或行业制定相关的标准,整车厂制定检测、维护的项目或手册,执行起来比较容易。

9.安全保护的解决思路

E组:过充、过热、连接安全问题

(1)过充问题的解决

通过BMS、充电机、VCU保护,最简单的是通过BMS来保护,如果BMS不起作用还可以通过充电机来保护,还可以通过整车VCU来介入。关于过充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解决的话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而且效果也比较明显。

(2) 过热问题的解决

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电芯本体的过热或者连接阻抗过大导致的过热也会引起热失控。关于过热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减小电芯的密度、减小连接阻抗,这从本质上去降低风险;第二个是加强散热,我们希望在充电过程中能采取更有效的散热措施,比如说通过加强风冷或液冷的措施,可以降低充电过程中热失控的可能性,还有温度采样的问题,温度采样要准确,怎么样有效可靠地采样出温度点,这可能要跟我们的热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做一下匹配。

(3)连接故障的解决

前段时间在上海发生了一起事故,飞线连接充电起火,还有在地下车库充电起火的事故,其实都是跟充电连接的关系非常大。充电连接充电枪的插头,还有普通车载充电机的插头,如果长期使用,如果连接不可靠会过热起火。目前在充电国标里已经有要求了,在充电枪上会增加温度传感器,来采集充电过程中充电枪的温度。

还有充电枪和插头插座的寿命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和验证,要能够满足整车的使用寿命要求。日常的检查和维护,能够判断出来插头插座的接触是不是已经降低到一个数字之下,如果已经降低到安全数值之下,那么肯定要更换,通过这几种方式解决充电连接问题。

10.安全级别划分的解决思路

C组:产业链合作,整车厂和零配件企业建立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体系

按照汽车行业的要求,从APQP、PPAP等环节按照汽车行业的要求实施,分工、职责明确,实现产品全寿命周期可监控、可追溯,从合作模式改变方面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安全查看更多>电池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