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报道正文

追梦“烯”望之路 让石墨烯一点点走进现实

2016-12-16 10:07来源:新华每日电讯作者:张桂林、柯高阳关键词:石墨烯石墨烯材料铜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1月,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正式对外宣布:国内首片大面积——15英寸单层石墨烯薄膜诞生。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吸引了国内外科技界的目光。史浩飞团队在实验室跨出的一小步,迈出了攻克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的一大步。

转身:创新变创业,推开产业化大门

初冬时节,重庆高新区石墨烯产业园又迎来一批客人,其中包括中外石墨烯研究领域的多名顶尖专家。一条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年产能100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实验室研发突破后,不到一年时间即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曾让全球科技和产业界犯难的石墨烯规模化制备,缘何能在这里快速实现?

“除了研发团队努力钻研、拼搏,更关键在于机制创新的催化。”身兼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中心主任、重庆墨希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和主要股东的史浩飞说。

史浩飞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重要抉择。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研制成功后,一道难题摆在团队和研究院领导面前——后续应用开发需投入大量资金,仅靠研究院很难支撑,但如果把技术成果一卖了之,应用开发就会失去基础土壤,“最后院长亲自拍板,决定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引入民间资本相互借力,并对研发团队‘捆绑’激励。”

看好石墨烯产业前景的各路资本接踵而来。2013年,上海南江集团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达成合作,成立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前者出资2亿多元用于技术转让、后续研发等;后者以知识产权入股,拥有墨希科技25%的股权。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更是勇吃螃蟹,拿出研究院所占股权的一半,对石墨烯核心研发团队实施股权激励。10余名核心骨干人均可分得100万股以上,其他科研人员平均也将有近20万股。

“这让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后续研发有了资金保障,自己也能分享产业化成果;紧张的是如果干不出来真没法交代。”史浩飞说。

创新者、创业者、所有者“三者合一”,如同“助燃剂”般点燃了科研团队的激情和干劲。2013年5月,大规模制备生产线启动选址,6月即采购设备、开工建设。厂房在建,开会场所都没有,一群年轻人就坐在台阶上讨论技术、研究工艺流程。生产线无先例可循,核心设备该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全靠他们自己设计。

直接从试验室干到了生产线。几十号人边做原理验证,边搞中试,边组装调试生产线。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台耗费上百万元、委托厂商定制的防毒防爆清洗机运进工厂后,才发现已经跟不上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只好留待改造。

“那时才真正认识到科研和产业化完全不同。”研发团队骨干姜浩说,实验室研究主要看结果是否成立,不考虑成本和成品率;到了生产线,成品率、稳定性、成本控制直接决定生死。

几次试生产的结果并不理想。“良率低,稳定性也不好。但没一个人打退堂鼓,歇口气继续干。”姜浩记得,当时把所有生产人员也都动员起来找原因、做改进,“整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实验室,整个生产线成了研发平台。”

经过近百名科研、生产人员起早贪黑,大大小小改进上百次后,一期生产线终于在2013年底投产,并一举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

“投产那天来了不少领导,鲜花、彩缎、赞誉和鼓励扑面而来,但我们很清醒:从科研到创业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姜浩说。

随后两年多时间里,团队聚焦高良率、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技术持续攻关。石墨烯薄膜生产装备的性能水平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制备成本直线下降。生产线从1.0代升级到2.0代,3.0代也即将投建。

“通过开发新工艺,石墨烯生长基材和转移材料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姜浩介绍,第一代工艺需用进口铜箔,10米要投300元,新工艺改用国产铜箔,1公斤才100元;过去要用进口转移材料,A4纸大小一张胶带50元,自主开发的材料替代后不到1块钱。

目前,墨希科技公司每平方米石墨烯薄膜制备成本已从最初近2000元降至200元,产能从最初每天20片提升到上千片。

史浩飞说:“大面积规模化单层石墨烯薄膜制备,我们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

逐浪:拓荒应用,竞立潮头

“石墨烯不是黄金,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原料,不出产品也不值钱。”近期在重庆举行的一场石墨烯应用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连城的一席话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置身会场的重庆墨希科技公司总裁王仲勋对此更深有感触。

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投产前,墨希科技公司投资方曾做出研判,凭借优异的性能指标和独此一家的技术及产能,“做出来就是黄金万两”。然而,随着销售团队在目标市场频频碰壁,大家才意识到陷入了“产用断链”的尴尬境地,“满腔激情几乎降至冰点”。

“听过介绍、验过样品,厂商都说这个材料性能确实好,但就是没人敢大批量下单。”王仲勋说,石墨烯是一种全新材料,产业界对它并不了解;又是一种基础材料,应用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匹配。

面对市场的“当头棒喝”,墨希科技公司和科研团队迅速冷静下来,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产业链推演,及时调整了前进战略。

“我们不仅要制备出高品质、低成本的石墨烯材料,还要向大家证明石墨烯真能用、真好用。”王仲勋介绍,最终确定“材(料)要成器(件),器(件)成系统,系统成终端”,将战略重点向可深度应用的产品开发延伸,最终撬动石墨烯全面商用。

“应用拓荒”之路由此开启。他们首先把目光投向柔性触控和石墨烯智能手机。“手机等智能终端,无论当下还是今后市场都极为广阔,但在轻量化、显示度、蓄能、散热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痛点,石墨烯正好有用武之地。”史浩飞说,他们把做一款“可卷曲的石墨烯手机”作为下一个大目标,“当时设想,触摸屏由石墨烯薄膜制成,超高透光率,色彩还原真实;电池加入石墨烯材料,寿命提高50%以上;使用石墨烯导热膜,解决手机发烫等问题……最终实现整机可曲卷、可穿戴。”

2015年3月,目标的第一步达成——首批量产石墨烯元素手机发布,这款外观与普通智能机无异的手机,采用石墨烯触摸屏导电薄膜、石墨烯导热膜等一系列石墨烯材料,灵敏度、显示度和续航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5月,在第十二届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墨希科技公司正式推出“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手机”,立即吸引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目光。这款手机外观类似卷轴或手表,既可以在直板形态下使用,也可以弯曲起来佩戴在手腕上。黑白两色版本的即将上市,彩色版本预计将于2018年量产。一位专家谈到试用感受时说“从技术验证角度看,样机成果足够令人振奋”。

与此同时,墨希科技今年还相继推出石墨烯电子纸、石墨烯电子书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逐步打开了细分领域市场。

“坦率地讲,整个石墨烯应用还处在刚迈出脚、跨进门的初级阶段。”史浩飞说,但我国在石墨烯研发、应用上具有独特优势,前途必定光明,“以石墨烯显示开发为例,欧美一些研究机构可能在试验室阶段比我们成熟,但走向产业应用就没我们快了。因为世界电子、智能终端制造大部分在中国。完整、强大的产业体系,能发挥出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应用牵引力。”

史浩飞透露,产业界和政府对石墨烯研发应用也越来越关注,国家科技计划和工业创新项目都给予大力支持,墨希科技就获得了国家863计划首个石墨烯领域项目支持,并中标“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筹建,工信部也多次组织产业界龙头企业来搞应用对接。”

最近的一件小事,也让伙伴们感到兴奋。在一次石墨烯国际论坛上,史浩飞见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发现石墨烯而获得诺奖的物理学家之一,并赠送给他最新研发的石墨烯手机。“他非常赞赏,并坚持要付款再购买两台。”史浩飞说,“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石墨烯应用开发浪潮日益高涨,希望能追逐潮头,推动产业变革早日到来。”

延伸阅读:

2016年度石墨烯行业10大重磅新闻

原标题:追梦“烯”望之路,三年“三级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石墨烯材料查看更多>铜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