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报道正文

【电力科普】安徽省电力发展史(上)

2016-10-08 10:14来源:安徽电力联盟作者:陈尹口关键词:电力工业区域性电力网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火电:

1955年,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开工,1956年初,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次年,4台同型机组全部竣工发电,成为中国工业史上自力更生建设电厂的重要标志。

“一五”期间,在皖北和皖南还恢复和新建了40多个小电厂。安徽省新增装发电设备容量5.25万千瓦,发电量年均递增率40.8%;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582公里,在原有煤炭、化工、纺织、建材等用电的基础上,新增了农村、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造纸工业用电。这一时期安徽的电力建没顺利、稳步、科学的向前发展,为进行大规模的电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③“二五”时期(1958—1962)。根据“水火电并举,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安徽电力投资5.88亿元,重点兴建中型电厂(站)及11 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着手大型矿口电源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1958年7月,以省水利厅、淮南电业局、省工业厅电业管理科和佛、梅水电工程处的人员为基础,组建安徽省水利电力厅。省水电厅下设电业局,管辖淮南、马鞍山发电厂,佛子岭、梅山水电站,淮南、蚌埠、马鞍山、合肥供电所,电力中心试验所、火电基建工程处、送变电工程队等11个单位。

1959年7月1日,皖南电业局成立后,原由南京电业局管理的皖南部属电力企业,划归安徽管理;

1962年成立安徽省电业管理局,为部属企业,隶属华东电业管理局统一经营管理。

“二五”期间,因受“大跃进”的影响,经济建设以钢铁工业为中心,马鞍山、合肥钢铁企业是国家重点项目之一,同时大办“小土群",用电负荷急剧增长。火电建设在煤炭基地淮南、淮北(濉溪)、宿州和负荷中心地区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等市全面铺开,淮南发电厂扩建3台2.5万千瓦及1台1.2万千瓦机组,1960年全部投产。1962年,部属火电设备容量达22.02万千瓦,发电能力有较大增长,但是简易投产机组较多,给生产带来困难,并造成浪费。

 

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由于这一时期用电负荷及用电量相应回落,电力系统对部分发电设备采取完善措施,生产方面则大练基本功,因此安徽电力的工业获得了整顿复苏的机会。此时期,将长江水系的水力发电站及省会的合肥发电厂等工程停建或缓建,数年后才陆续复工。

196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将首批从波兰进口的2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组装于淮南。同时,地市、县属火电厂亦新增机组11台,总容量1.25万千瓦,并用汽轮机取代柴油机和煤气机。

原标题:安徽省电力发展史(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工业查看更多>区域性电力网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