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配电自动化评论正文

【观点】配电网的协调控制需尽量简单化

2016-07-14 13:21来源:供用电杂志关键词:配电网继电保护电容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对于无功资源的协调控制,也需尽量减少控制对象数量,对于低压侧的无功资源宜采取本地控制策略,对于中压侧的无功资源宜优先考虑利用其自然适应性而“不控制”,造成的后果无非是负荷重时欠补偿、负荷轻时过补偿,但是只要改善后的电压质量满足要求(如电压偏差在±7%以内)就不必再考虑控制问题,若确有必要采取协调控制手段,也应在充分发挥“不控制”和本地控制的作用的基础上,将少量无功资源纳入协调控制范围。

4.尽量减少控制次数

电气设备的控制不宜过于频繁,对同一台设备的相邻两次控制也不宜间隔太短,否则会由于暂态过程、持续燃弧等原因对系统和设备造成较大的影响。

造成频繁控制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策略包括:

1)仅仅依靠当前时间断面的实时数据进行协调控制策略决策,而负荷、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等是随时变化的,造成协调控制策略也随之不断变化。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一段时间内的趋势预测信息并考虑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且加入控制次数约束,生成能够保障在一段时期内指标较优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时机,从而有效避免频繁控制。

2)过于追求“蝇头小利”,一旦发觉通过协调控制能对指标实现少许改善,就轻易改变控制策略,从而频繁进行控制调整。

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很简单,就是采用反映一段时期的指标作为控制的目标函数而不是实时指标。例如:对于降损优化控制问题,可采用降损电量代替降损功率作为目标函数;对于分布式电源消纳问题,可以采用能量渗透率代替功率渗透率作为目标函数;对于负荷均衡化问题,可以一段时期内的最大不均衡率最低为目标函数等。

3)参加协调控制的对象过多,使得控制策略过于丰富,也容易造成“最优控制策略”的切换过于频繁。

减少不必要的控制对象,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5.结语

1)对配电网上一些分散的对象进行协调控制的方法属于下策,在采用这类方法时需慎重。

2)如果确需采用协调控制策略,也应尽量简单化,其主要途径包括:尽量不依赖通信网络、尽量采用固定的控制策略、尽量减少控制对象、尽量减少控制次数等。

相关阅读:

2万亿配电网蛋糕各省各地怎么投、如何建才能分一杯羹?

【案例】配电网全过程管理技术在天津的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继电保护查看更多>电容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