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全面解读华为企业文化:成功的基石

2015-08-21 11:31来源:跨界杂谈作者:雷震子关键词:华为任正非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炮弹与炮灰

呼唤炮火、输送炮弹,翻译成企业语言就是,送支撑人员到一线支撑项目,为一线输出资料、提供赋能或在家里配合一线进行定制开发与测试等工作。

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大炮(现在的导弹)发射的位置都是在后方乃至大后方的,这象征着“机关”,而炮弹要轰炸的则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即一线。

“呼唤炮火”和“输送炮弹”便体现了一线和机关的沟通,以及机关一层层面向一线支撑的流程,所有的用词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

“炮灰”的意味与“炮弹”不同,也不是官方用语,而是华为人私下的一个用语。从字面意义理解,“炮灰”也是在发生在一线,由于己方炮火没有能压制住敌方,而遭遇敌方炮火的轰炸,最终自己也成了一片灰土的意思。

这个词不止用在一线,也会用在机关,泛指自己或自己所在团队阶段性目标(可能是一个产品、一个大型项目、一个空白市场的开发等等)没有达成,没有业绩而被换岗,但最终目标还是由其他人或团队达成了,并且享受最终成果的已经不是自己的意思。

这的确有点残酷,在战争的实际战斗中,冲在最前面的一般都是最先倒下的,甚至牺牲的干干净净,最后冲上敌方阵地插旗子的往往是冲在后面的。当然在现实的商战中,所谓的“牺牲”也不是真的人over掉了,而只是换岗了,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那些在一次战斗中插旗子的人,也不是每次战斗都能插上旗子,冲在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就变成最前排了,更不要以为在华为待在机关就安全了,因为后方炮火不足导致一线溃败的,那些参加战斗的炮兵部队也都逃不了干系。

在华为,销售额这种指标可以直接考核到机关研发团队,打多少粮食赚多少钱,但基本的口粮(即工资)都是有保证的。这比狼群外出捕猎失败而集体饿肚子可是强多了,但如果没捕到猎物,还想吃饱吃好,似乎也不现实。

2012实验室

这是个实验室的名字,名字源自《2012》的电影。背景是万一发生灾难,能够有自救的措施。

说白了,就是个预研的机构。这类预研机构,并非华为特有,很多企业,比如:IBM、Intel、Google等都有类似机构,而且这些厂商的投入和前瞻性研究也比华为更大更远。只是跟国内一些企业比,可能还有一定的优势。

在笔者看来,2012算是一个竞争力,但不能算是核心竞争力。2012对华为贡献很大,包括产品孵化,成本降低,技术专利战略布局等方面。

原标题:全面解读华为企业文化:成功的基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为查看更多>任正非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