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保护与控制评论正文

专家学者全方位、无死角解读中国制造2025战略

2015-05-25 16:09来源:国研网作者:国研网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电力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中国制造2025战略意义深远

北汽福田汽车生产力研究专家、特级总工程师任起龙:北汽福田汽车生产力研究专家、特级总工程师任起龙 中国实现2025目标的四大优势。第一,中国工业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供应链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小到螺丝钉等基础零件,大至通讯、航天、高铁等高端制造,可以随时就地取材,整装待发。第二,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是一个独特优势。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编制中的《中国制造强国2025规划纲要》,中国政府相关规划的出台得越来越紧密。第三,地方政府也已在发力,各地对于相关新兴产业给予扶持。第四,中国企业在“工业4.0”方向上,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家电、服装、家具等行业正形成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主导的新型生产方式,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建立新的生产模式实现了逆势增长;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风机制造等行业服务型制造业务快速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日益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企业间的协同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企业转型的方向就是“中国2025”目标和“工业4.0”所倡导的方向。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工程分会常务理事金达仁:未来10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规划的实施,我国制造业将发生两大根本性变化。一是将极大地促使我国制造业企业朝着以工业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集成平台为基本架构,以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为核心目标的智能工厂建设方向发展。二是将全面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而最重要的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工厂建设,既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的主攻方向。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地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制定差异化推进目标及其相关标准、技术、架构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可急功近利。

少数有条件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两化融合成果,尽快制定包括企业技改、企业业务体系重组和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建设为一体的智能工厂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应明确、量化。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在将“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后,制造业技术创新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传统工业在信息化创新环境中,不断优化创新流程、创新手段和创新模式,在既有的技术路线上不断演进;新型传感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在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中不断演进创新,并为新技术在其他行业的不断融合渗透奠定技术基础;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既包括CPS、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等一系列综合集成技术,也包括集成工业软硬件的各种嵌入式系统、虚拟制造、工业应用电子等单项技术突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电力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