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访谈正文

中科院院士卢强:储能新技术 释放“大生产力”

2015-03-03 10:56来源:国家电网杂志作者:翁爽关键词: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卢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储能是影响未来能源格局的关键技术,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能源战略转型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国家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风电、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发展迅速,然而分布式能源具有间歇式的特性,而电能是即发即用保持平衡的,因此,在用电低谷期,大量的分布式能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居世界第一,但风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尚不足2000 小时。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普及并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但如何大容量、经济、高效地储存电力,是科学界至今没有解决的难题。面对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气候日益恶劣的严峻考验,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

2014 年11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储能首次被作为“9个重点创新领域”和“20个重点创新方向”之一写入国家级能源规划文件,其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早在2012 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就卓有远见地将“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关键技术及工程实用方案研究”立为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由清华大学、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及中国电科院(300215,股吧)共同承担。近日,该项目成果“500kW 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示范系统”首次实现了发电,成功破解大规模储能难题,可以预见,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极大地释放新能源产业的活力,为我国能源转型、节能环保,实现“绿色中国”提供有力的支撑。本刊记者专访了项目负责人卢强院士,请他深入解读该技术的创新点和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无需燃烧天然气

卢强: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将弃光、弃风、弃水或低谷电通过多级压缩机把电能转换为分子势能存入压力储气装置,待发电时通过释放高压气流,射入压气透平机带动发电机实现发电。大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对于聚纳废弃的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加旋转备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分为补燃式、储热式和无热源三种形式,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是补燃式,如德国与美国。所谓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乃以燃烧天然气为主,把存储的压缩空气给燃气轮机补氧,以求提高其效率,故其本质仍然是燃气轮机,其主要消耗的能源仍是化石能源,即天然气。首先我国天然气依赖进口;再者,有燃烧就会产生碳排放,这也是目前补燃式压缩空气电站的主要问题所在,故这种储能方式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国家电网公司的这项研发成果却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既无二氧化碳又无PM2.5。

《国家电网》: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电原理是怎样的?目前这项技术在世界上发展状况如何?

《国家电网》: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技术有什么创新之处?

卢强:

其主要创新点即无需燃烧天然气,这一点我在上一个问题中已说过,这里再补充几点。国家电网公司该项专利技术,用以做功的“功质”是纯空气,且能源是弃风、弃光和低谷电,主要是在于“弃电”的利用,其社会经济效率高;再者,该系统在发电的同时会排出大量的冷气(约4℃)。它是蔬菜和水果保鲜冷库所求之不得的,它将极大降低保鲜冷库相当昂贵的成本;还有,该系统在压气机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能,可将冷却水温加至80℃,可用热泵原理加以提高其热能品质,给城市居民和蔬菜大棚供暖。这样它就成为冷热电三联供的系统,而这正是当今欧美能源部门所大力提倡和热捧的技术;另外,国家电网公司的这项成果还有一项创新,就是将部分压缩热加以回收再利用,以提高气轮机入口空气的温度,所以这项重大项目所研发的系统 其“电换电”的效率高于欧美各国。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实际效率更高。比如德国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它的效率是42%。要注意这个效率是综合效率,不是电换电的效率,因为它中间加入了天然气的燃烧,如果按照“电换电”的效率来算,其效率应该是在20% 左右。

原标题:储能新技术 释放“大生产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压缩空气储能查看更多>卢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