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寇伟:构建能源互联网核心是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

2018-03-29 08:22来源:能见APP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办的“2018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于3月28-2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本届会议主题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从中国倡议走向世界行动”,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协同、技术发展、项目建设等展开研讨,发布相关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前沿技术成果。会议设立展览区,汇聚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领域资源,为企业搭建高层次宣传展示平台,展现各方在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寇伟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寇伟:

2015年9月26日习主席在联合国峰会上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中国倡议。两年多以来,这一倡议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实际行动。刘振亚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在其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近年来积极适应蓬勃兴起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主干网架的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大力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简要分享一下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深度推进能源革命对构建能源互联网提出迫切的要求。当今时代,以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突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这一轮能源革命中积极主动作为,取得显著成效。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电网作为输送和传输利用的枢纽,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从能源生产侧来看。挑战一是中国规划建设的大型水电、陆上风电等发电基地主要分布在离东部负荷中心一千到四千公里的西部、北部地区,需要进行远距离输电。二是风电、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波动性的特点,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平衡调节和电力消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能源消费侧来看。挑战一是电动汽车等各种新型用能设备广泛的接入,对提高配电网技术标准和智能互动水平提出了许多现实要求。二是分布式电源快速发展,使配电网成为有源网络,显著加大系统运行控制的复杂性。应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来的挑战,必须持续推进电网技术升级和跨业发展,构建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广域泛在、友好互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成为必然选择和客观趋势。

能源互联网是实现能源大规模高效配置的能源平台和市场平台,同时也是满足用户多样化高品质需求,运用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平台,它连接中国主要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覆盖能源开发、输送、存储、消费全环节,融合多能转换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配套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能够实现各类主体灵活接入、即插即用,各种能源在空间、时间上互相互补高效利用,是以电为中心的智慧能源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实践,构建能源互联网核心是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电网资源控制能力。加快西电东送能源大通道建设,建成18项世界领先的特高压工程,输电能力达到1.9亿千瓦,可生能源并网容量达到5.1亿千瓦,国家电网成为世界上资源配置能力最强、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国家电网西电东送规模达到2.5亿、4.7亿千瓦,其中输送可再生能源要超过50%、70%。

二是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总装机容量4931万千瓦,充分挖掘用户侧的调节潜力。在江苏电网建成友好互动的实验平台,接入1370户企业,3500万千瓦毫秒级的控制能力。加强多能互补研究,2017年6月,青海首次实现100%清洁能源满足全省电力供应,引起了国内外积极反响。

三是推进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基本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017年市场交易电量1.2万亿千瓦时,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减少客户用电成本295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实现。

四是重大技术创新。国家电网公司拥有18个国家级实验室,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并网等多项技术国际领先。目前,正围绕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大规模储能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依托创新实践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累计编制国际标准51项。

五是积极培育新业态。建成三北一万公里高速公路和一百多个城市电动汽车快充系统,打造了全球最大智慧车联网平台。服务了电动汽车,也拓展了新能源应用的空间。中国北方积极推进清洁取暖,15个省推广电采暖超过5亿平米,京津冀周边地区完成199万户居民煤改电,公司从当前用电企业转变为多种业态为一身的企业。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我们愿意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与各国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谢谢大家!(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全球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