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政策正文

安徽“十四五”规划:将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提高配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

2021-04-23 09:20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关键词: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十四五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篇 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 打造具有 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实验室为内核、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基石、以合肥滨湖科学城为载体、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外延、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为网络,加快打造“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升级版,系统化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科技强省、创新安徽。

第五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催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创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创新管理体制和科研组织机制,建立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机制,谋划构建全球量子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为提升国家科技基础能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当好开路先锋。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立足我省优势领域,依托相关科研机构,谋划创建新的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其他国家实验室建设。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未来技术等研究院,谋划建设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科技攻坚主阵地、成果转化新高地、产业创新动力源。围绕脑科学、集成电路、网络与数据研究、高端测量仪器、超导应用、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打造国家多学科创新发展支撑平台。发挥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作用,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开展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关键技术研究和建设前期工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品牌优势,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支持各市充分利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类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专栏3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工程

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雷电防护与试验研究重大试验设施,积极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等项目落地,按照国家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地方创新发展实际,统筹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设施群。规划建设G60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芜湖试验工程。

能源研究院。聚焦磁约束聚变能源发展、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二次能源的储存输配、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等方向,布局“1+4”研究中心,创建国家级能源研究平台。

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脑认知、类脑智能、计算智能、芯片与系统、科技伦理等方向,布局建设“一院多中心”,争创国家级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大健康研究院。聚焦生命科学、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8+1+N”研究平台,形成覆盖科学发现、技术研发、临床试验、示范应用等全链条融通发展的国家级创新平台。

环境研究院。以环境科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先进环境技术产业为主线,实现“环境问题认知—环境技术研发—环境产业发展”多方位全链条融通发展。

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等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新建高速磁悬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测量仪器交叉研究中心、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等50个左右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制定并实施安徽行动方案。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有实力的高校院所,以“合肥科学岛”为依托,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支撑,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创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把握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机遇,整合省内高校院所、企业等优势力量,创建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聚焦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材料科学等领域,力争取得若干“从0到1”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提高到8%左右。

第六章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聚焦产业“卡脖子”重点领域,集聚各方面力量,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方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仪器、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瞄准“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以及工业“四基”瓶颈制约,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创新工程攻关、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计划。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超导、等离子体推进、高场强核磁、先进激光、电磁防护等衍生技术转化和工程化,增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溢出效应,引领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平台建设。打造“一室一中心”升级版,加强稳定运行和扩容升级,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供给。组建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整合全省“多点多源”创新资源,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建成我省科技攻坚策源地、产业技术转化地和技术发展战略智库。建设一批省产业创新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或高校院所整合创新链上下游资源,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应用、技术方案研发供给、企业投资孵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平台。

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创新平台,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健全技术攻坚组织管理机制,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军令状”等方式,选拔领头羊、先锋队,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攻坚计划,推动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紧密合作。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资助机制,形成更多“高峰技术”。综合运用研发奖补、政府采购、科技金融等多种政策措施,合力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发展。

专栏4 科技重大专项

集成电路。重点开展先进工艺芯片制造技术、新型集成电路芯片、光通信芯片和高端芯片设计技术、集成电路核心设备、新型MEMS器件、EDA软件等研发,开展系统级封装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重点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多模态大数据融合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智能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新方法研究。布局6G迭代发展,开展太赫兹元器件研究。

新型显示。重点开展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微显示器件、柔性AMOLED面板,玻璃基板、柔性玻璃盖板、偏光片、有机发光材料、光学膜、掩膜版、靶材等关键材料及核心产品,曝光机、离子注入、蒸发源、化学气相沉淀、显影、刻蚀、激光退火、激光剥离等关键设备,以及核心芯片、触控模组研发。

新材料。支持面向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的高性能金属新材料、有机与无机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液晶、有机发光和电子级化工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攻关;重点发展陶铝、铝镁合金和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新一代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硅基、炭基气凝胶等前沿新材料;支持环境友好可降解生物基新型功能纤维和薄膜研发。

新能源。重点研发可控核聚变,制氢、储氢及运输,小分子催化,煤炭清洁利用,智能电力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技术。加快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先进燃料电池等技术瓶颈。提升先进燃煤发电、核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基础设施网络智能化水平。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开发高比能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系统、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等技术,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智能车联网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L3/L4级智能驾驶汽车等产品。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开展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网络协同制造系统和平台,远程监控与运行维护、故障诊断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与系统,航空整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关键技术研发。

生物医药。重点开展研制抗肿瘤、抗感染等重大疾病创新药物,新型肺炎、新型流感、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抗体和疫苗研发,针对重大疾病,开展具有中医优势的中药复方、中药组分或单体新药研制,开展高端医疗装备和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公共安全。重点开展食品中典型危害物高效识别与确证,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耦合灾害风险辨识、监测预警、安全防控与应急处置,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及相关装备研发。

生态环境。重点开展大气、水、土壤和固废等快速精准监测设备与溯源技术,工业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高浓度废水、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典型污染场地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巢湖等典型流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

生物种业。重点开展粮食作物优质抗逆高产品种选育、特色农林经济作物品种选育,品种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示范,优质畜禽、绿色蔬菜、水产品品种、特种经济动物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发。

现代农机。重点开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装备,新型作物植保装备,田间复式多功能作业设备,适应于复杂农田环境的变量施肥、施药智能机械,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与利用设备,农林废弃物或副产品综合利用设备,适用于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健康养殖精细生产等高效环保型设施装备研发。

第七章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实施重大创新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创新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研发机构,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大力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覆盖率。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央企持续扩大在皖投资,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加强与省市科技计划衔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基础较好的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实施“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将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使用。健全大科学装置、科研仪器、科技信息开放制度。发挥省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作用,完善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专板培育孵化功能,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标投标等方面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第八章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推动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全过程,产出高价值、适合转化的科技成果。支持高校院所联合创新企业共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依托安徽创新馆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全省统一科技大市场。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一批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经理人。组建高水平、综合性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支持合芜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方式。围绕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行业准入机制,率先在具备条件地区和领域试点建设应用场景示范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完善“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健全科技应用示范项目与政府采购相结合机制,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建立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联盟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健全省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集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第九章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实施新阶段江淮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大学发展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支持发展新型联合培养基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本土人才海外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江淮杰出工匠”。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40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超50万人;技能人才达到7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210万人。

提升招才引智水平。制定实施新一轮“江淮英才计划”,对标先进,完善引才工作机制,更大力度引进各类人才来皖创新创业。对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构建引才引智发现推广体系,集聚一批院士、科学家。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引进人才。研究制定企业技能人才引进普惠性政策,建立吸引一线工程师、高素质年轻人流入留住机制。实施“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计划,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创新实践基地,到2025年,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达到800个。

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的评价机制,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编制周转池、首席科学家、股权期权激励等制度。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管用”自主权。打破人才流动体制壁垒,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有序合理双向流动。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推进产创才融合。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建立皖籍人才数据库和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一批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务区,支持企业建设技能人才公寓,在职业资格认定认可、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

第十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扩大创新开放合作,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联合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创新要素共享流动,形成一批彰显安徽特色的创新改革成果和品牌,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研管理、成果转化、人才激励、要素配置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构建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省级科技创新基地,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以信任为前提的科技管理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进一步扩大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激励等方面的创新自主权。完善高校院所增加科研投入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引导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进一步扩大创新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在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布局国际科技合作网络,跨国设立国际化研发中心。优化发展一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完善布局一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第十一章 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借鉴世界知名科学城先进理念和建设模式,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综合创新环境,积极创建国家级科学城。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核心区。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战略目标,依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坚持高点定位、融通创新、开放合作、生态人文,促进科技、产业、人才与空间有机耦合,推动体系化科技创新,持续产出丰硕的前瞻性、原创性成果,培育形成更多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科研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生态环境优美、生活服务完善的国际一流科学城。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功能。强化科创资源集聚能力,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产业咨询高端智库,引进培育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科技创新转移转化能力,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构建重大科技成果熟化、孵化、转化服务体系。强化国际交流开放创新能力,建设一批科技共享交流、重大成果展示载体,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权威性论坛。强化宜居宜业城市服务能力,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和城湖共生生态体系。

构建功能联动承载高效的空间格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打造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科大硅谷,打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为主体并带动国际一流人才、青年优秀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高地。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打造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区,打造服务全省、面向世界的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建设合肥骆岗生态公园,打造绿色生态人文智慧的创新空间。建设创新人才家园,打造一批高品质国际化社区。

专栏5 合肥滨湖科学城重大工程

量子中心。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量子大道”为承载基础,集聚全球量子技术和人才资源,构建集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量子信息产业创新链,加快建设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争取到2025年,培育若干独角兽企业,辐射带动全国量子信息产业发展。

科大硅谷。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资源,支持建设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引进留住更多国际一流人才、青年优秀人才,逐步发展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

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集聚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引进培育世界顶尖科研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打造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规划建设“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围绕设施集群建设,汇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科技服务、生活服务等创新元素,打造中国最美科研圣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充分发挥安徽创新馆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往汇聚、集中交易、高效转化,打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全国枢纽和全球重要节点。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区。加强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与国际会展中心等协同联动,常态化举办世界级科学盛会、世界制造业大会,聚焦科学技术共享交流、未来网络信息交互、先进制造成果展示,创设国际科学活动和权威论坛,打造集中展示安徽创新成果的窗口。

合肥骆岗生态公园。突出生态功能,打造蓝绿相间、水园共融的城市绿心、生态绿肺。突出“生态领航、人民园博”主题,打造“永远不落幕、永远有变化”的园博园。建设引领全省的科创CBD核心区,打造环境一流、业态高端的总部经济高地。

创新人才家园。加强城市规划设计,构建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质高效、保障多元、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创新要素集聚区域,建设一批科学家国际公寓、青年和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社区,形成以科创为特色,集工作、学习、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宜业家园。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坚持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战略,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十二章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推动产业基础再造,促进产业链加快向中高端跃升,全面提升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实施强基工程,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基础能力创新联合体,成体系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实现突破。围绕重大装备、重点领域整机的配套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智能化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围绕提高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能力,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医药新材料。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工艺、绿色制造工艺、智能制造工艺和工业制造软件。围绕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定、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共性需求,支持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支持企业聚焦“关键小件”,加快攻克产业基础技术、开发新产品。

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分行业开展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行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产业联盟盟长制。立足产业特色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锻造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打造新兴产业链。补齐集成电路、重大装备、原材料、先进集成工艺等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积极承接国内外新兴产业转移布局,实施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协作联动,推动关键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来源多元化,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协同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省最高计量标准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燃气装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等一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逐步升级制造业标准体系,健全质量标准和强制性安全标准。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评估、风险监控、分类监管机制。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自主品牌,申报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一批“安徽老字号”,打造一批“安徽新字号”。

第十三章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

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开展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集群”梯次推进格局,建立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竞争淘汰机制,重点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先进结构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机器人、核心基础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网络与信息安全等30个左右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争取更多基地跻身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实施“3+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充分发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研发领先优势,支持一批量子领域“独角兽”企业加快成长。加快生物基新型仿生材料、基因工程、再生医学等成果产业化落地,推动聚乳酸、呋喃聚酯、生物基尼龙等生物制造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小型移动式铅基堆工程化产业化步伐,提升核屏蔽材料等相关配套产品竞争力。在分布式能源、类脑科学、质子医疗装备等细分前沿领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专栏6 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强存储、驱动及射频、微机电系统等专用/通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链,提升集成电路领域核心竞争力。积极布局微显示、量子点、全息、激光等显示技术,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水平,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完善上游原材料和关键装备配套体系。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类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快突破自主无人系统、情感计算、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等关键技术。建设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开源和共性技术平台。拓展人工智能在农业、制造业、教育、医疗健康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新材料产业。实施铜基、铁基、铝基、镁基、硅基、生物基“六基”提升计划,重点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新材料领域。巩固提升陶铝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长材及优特钢等优势地位。

节能环保产业。面向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城市垃圾等环境治理重大需求,开发环保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发推广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促进光伏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高效率低成本光伏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等新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工程,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重点突破整车集成、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做强整车企业,培育和壮大关键部件研发生产和本地配套能力。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及测试试点示范区建设。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基础装备、工业机器人、新型关键基础零部件,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先进通用设备,以及农业、能源、矿产开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型工程建设等领域成套技术装备,延伸发展高端装备产品。

智能家电产业。以质量品牌升级带动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家电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挥大数据监控平台、APP远程控制、电量损耗监管等智能化平台作用,加快实现家电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化学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医疗健康服务业。加快推进免疫治疗、再生医疗、智慧医疗等现代医疗技术和服务创新及临床应用。积极发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绿色食品产业。适应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加速信息、生物、纳米、新材料技术与传统加工制造技术的融合,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比例。强化物联网技术实时动态产品追溯能力、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能力建设。

数字创意产业。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发挥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深度渗透和核心支撑作用。促进游戏动漫产业健康发展。探索工业设计服务企业新模式。推动数字创意与生产制造、文化教育、旅游会展、生活健康等领域融合渗透。

专栏7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培育世界级集群。对标全球标杆,支持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加快超高清、柔性面板等量产技术研发,提升高端显示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水平,完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增强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长鑫、晶合等龙头企业,迅速提升集成电路制造规模和能级,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高效协同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支持江淮、奇瑞、蔚来、吉利等龙头企业加快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战略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配套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形成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坚持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依托“中国声谷”、智能语音基地等集群,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地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我省在智能家电领域的基础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增强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全球影响力。

争创国家级集群。高水平规划建设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合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淮北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亳州现代中药,宿州云计算,蚌埠硅基新材料,阜阳现代医药,淮南大数据,滁州智能家电,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马鞍山高端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芜湖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宣城核心基础零部件,铜陵铜基新材料,池州半导体,安庆化工新材料,黄山文化旅游等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集聚发展为路径,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加快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第十四章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坚持制造为基、企业为本、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质引领、融合共进,增强制造业供给对国内国际需求的适配性,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实施新型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家电、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节能环保提升行动和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打造现代建筑业产业集群。综合运用市场竞争淘汰、企业兼并重组、产能减量置换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传统产业资源利用效率。

巩固制造业基础支撑地位。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家电、汽车、钢铁、有色、化工、医药等一批大体量产业。完善鼓励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行业高峰企业,加快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10个左右千亿以上重大产业,100个左右“群主”“链长”企业,100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

专栏8 新型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关键装备、核心工业软件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突破一批高端装备与软件。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培育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制造探索。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0000台以上,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0家,创建一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绿色制造。顺应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壮大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100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建设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

精品制造。提升精品制造标准供给能力,每年培育“安徽工业精品”100个以上。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强基等工程,加快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每年认定省级新产品500项以上。持续开展“精品安徽”宣传活动,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服务型制造。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需求感知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基于制造和产品的专用服务系统。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鼓励制造业企业逐步突破生产和服务、企业和社会的组织边界,发展平台经济。鼓励企业由提供设备、产品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总承包服务方向转变。

第十五章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积极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快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培育建设一批省级试点企业和示范园区,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办好全省工业设计大赛。进一步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等联动发展,建设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工程设计、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检验检测认证、会展等商务服务,提高专业化水平。推动电子商务与旅游、汽车、农业等协同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云商、汽车O2O、特色农产品电商等电商平台。引导各类专业市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面向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中心。实施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程,鼓励发展人力资源招聘、人力资源外包和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等业态。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顺应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转变,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持续改善服务体验,全面提高服务品质和消费满意度。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集约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优质化。大力发展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心理咨询、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服务,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经纪等发展。全面放开养老育幼服务市场,建立多层次、规范化、专业化、连锁化的养老育幼服务网络。加快建立供给充分、服务便捷、管理规范、惠及城乡的家政物业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

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智慧物流、服务外包、医养结合、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有序发展。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健全服务质量治理体系,打造安徽服务知名品牌。持续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

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实施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工程,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新增200家左右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50家左右集聚示范区。支持服务业集聚区搭建一批面向服务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引导在服务业开放、场景营造、要素保障、统计监测以及集聚区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业集聚区品牌。

专栏9 “融会观通”服务业重点工程

现代金融。鼓励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实施合肥滨湖金融小镇、蚌埠长安保险总部基地等项目。

会展经济。推动展览、交易、会议、节庆等融合发展,探索“会展+优势产业”“会展+文化旅游”等新发展模式。支持合肥、芜湖、蚌埠、安庆、黄山等市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文旅观光。推动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实施合柴1972文创园、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芜湖荆山文旅城、马鞍山长江东岸文旅开发、大运河文化带通济渠(濉溪段)、蚌埠“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大别山主峰度假区等项目。

商贸流通。引导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商贸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实施芜湖(京东)航空货运枢纽港、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阜阳北铁路物流基地、蚌埠智慧物流小镇等项目。

第四篇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安徽担当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建立扩大内需有效制度,加快融入完整内需体系建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第十六章 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

坚持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腹地广阔优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积极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

打造支撑高质量供给的节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高供给体系的适配性和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致力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痛点问题,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更好融入全国产业循环。引导企业捕捉新需求,建立弹性生产和灵活转产机制,扩大柔性、智能、精细、个性化优质产品供给。围绕对外依存度大、附加值高的环节,培育一批深耕产业链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开展进口替代。支持企业开展质量分级,倡导优质优价,提高产品可靠性、舒适性和扩展性。

打造支撑高效率流通的节点。更大力度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枢纽、配送中心、储备库、冷链基地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传统流通业。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商品服务跨区域流通堵点和断点,拓宽流通纵深空间,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降低各领域各环节交易成本。

打造支撑高标准市场的节点。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区域市场,促进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一般服务市场联通强大国内市场,同步发育、深度融合。推进商品市场终端消费品和上游原材料市场协同发展,促进省内城乡市场充分协调发展。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体系,建立以促进竞争为基础的政策协调机制。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完善与国内大循环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第十七章 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打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链接。提升出口质量,推动货物贸易提质增效、加工贸易价值提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支持文化旅游、徽菜、中医药等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优化进口结构,增加高新技术、设备和生产性服务进口,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生活性服务进口。加大对出口转内销企业融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支持力度,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进内贸外贸、线上线下融通互促。

打造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链接。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国内外资源要素,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创新境外投资方式,通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存量和增量外资并重,支持外资企业深耕发展。加强清关、货代、仓储等国际物流服务,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需求相配套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

第十八章 全面拓展消费需求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打造多层次消费空间和平台载体,满足居民便捷多样的吃穿用等各类消费需求。支持合肥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建设一批特色消费城市。支持建设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一批高品位步行街,建成60条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创新转型,促进智慧商圈建设与繁荣。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促进社区生活服务集聚式发展,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破除制约消费扩大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规定。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市场规范发展,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推广智能产品应用,促进中高端前沿信息产品消费。

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打造服务消费新平台,创建一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批新型文化旅游商业消费集聚区。促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消费。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体育业态,推动形成内涵丰富的体育消费市场。支持鼓励网络平台和各类文化体育场馆、院校运动场地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支持自驾车、旅居车、通用航空等特色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促进健康养老家政消费。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等教育服务产品,支持设立非学制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汽车等消费。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推动具备条件的乡镇将商贸物流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加工等有机结合。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开展城乡高效邮政、快递配送专项行动。继续实施消费帮扶。

优化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建立产品和服务消费后评价体系,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换货制度,鼓励大型商超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消费领域信用建设。共建长三角消费者满意软平台,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宣传,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完善12315互联网平台功能,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鼓励争取设立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改善来皖旅游购物环境。制定实施促消费系统化方案,强化内外贸、跨领域、全场景联动,打响“快到皖里来”促消费品牌。

专栏10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工程

数字生活新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加快培育在线办公、数字生活、智能配送等新业态,拓宽智能看护、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推行智慧出行、3D教学、刷脸就医等数字化服务。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以及“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宅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推动发展“无人经济”,推进运行智能网联汽车,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

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拓展。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健身旅游融合。鼓励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体验馆。

共享经济新业态。鼓励共享实验验证环境、公有云资源,促进生产设备、农用机械、建筑施工机械等生产工具共享。开展机器设备、车间厂房等闲置资源共享利用。

夜间消费。提升改造夜间消费载体,建设品质夜市和夜间消费集聚区,到2025年,每个市至少打造2个以上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和品质夜市,以及若干社区型居民夜间消费节点,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市品牌。拓展夜购、夜游、夜娱、夜学、夜健身等夜间消费。

第十九章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全面提高投资精准有效性,用高质量投资集聚创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拓展投资空间。围绕重大战略部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弱项,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等项目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西电东送、沿江交通和跨省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高项目亩均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科技贡献率。

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加快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发挥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作用,常态化公开发布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创新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高项目论证和决策科学性。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债券发行等方式融资。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社会效益良好、投资收益率稳定且运营管理水平较好的项目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形成良性投资循环。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加强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继续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推行“容缺受理+承诺”,提高投资审批服务效率。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作用,加大对城镇棚户区改造、生态环保、城乡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重大项目和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以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为基础的联合评审机制,鼓励发展全过程和综合性投资咨询机构,推动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由资质管理向行业自律、市场约束、信用监管模式转变。加强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加快实现投资管理“一网通办”。

第二十章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推动现代流通从单点增效向体系优化转变,提升流通体系功能和效率,强化流通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作用。

完善流通设施网络。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通达能力,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升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做大做强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再创建若干国家物流枢纽。支持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创建合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增强合肥北、蚌埠东、阜阳北等铁路货运枢纽功能,建设蚌埠高铁、黄山空铁快运物流中心。打造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构建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和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推动长三角物流枢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京港高铁(安徽)经济带建设。再培育建设30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争创国家示范物流园区。促进干线运输和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推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加快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构建“安徽123快货物流圈”,实现货物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实施冷链产业补链强链工程,扎实推进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申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平时服务、急时保障的应急物流基地。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引进大型电商平台,发展垂直电商平台,推动骨干流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培育20家以上年销售额超百亿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促进县城配送投递设施提挡扩面、冷链物流设施提质增效、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快递,全省城乡实现邮政快递网络全覆盖。

完善流通保障机制。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强物流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国产替代。深化流通领域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适岗培训。优化物流设施布局,加强物流用地保障。推动流通领域标准化建设。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江淮

迎接数字时代,坚定不移推进网络强省、数字江淮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持续增强数字技术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着力建设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做大做强“中国声谷”。加快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推进淮南大数据产业基地、宿州云计算产业基地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合肥软件园、芜湖动漫产业园、马鞍山软件园等一批重点园区,鼓励各市实施“一市多园”建设计划,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园、中国软件名城。巩固提升5G射频芯片、滤波器、测试仪器等产品优势,加快延伸移动通信产业链条。积极布局区块链、量子科技、未来网络、物联网、虚拟现实、网络空间安全等前沿产业。支持建设创新应用试验场、场景实验室。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建设工业大脑,打造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实施“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推动30000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加快打造数字化企业,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物流售后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数字化产业链,畅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

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汇聚优势创新资源,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核心算法等重点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支撑力。积极引进国内外数字经济枢纽型、平台型企业总部落户。支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加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大数据创业投资基金,培育2000家以上大数据企业。依托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数字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建设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第二十二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服务管理,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推进公共数据有序共享开放。加快搭建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和各市子平台,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推进各类主题数据库建设。完善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统筹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各部门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明确开放范围和领域,依法有序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资源。

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加快建设全省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布局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16个市级政务云节点、N个行业云,打造全省政务“一朵云”。统筹全省电子政务灾备体系建设,增强电子政务灾备能力。优化提升省电子政务外网,打造数据流量和视频流量高效传输的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推进电子政务外网与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的互联互通,建成覆盖全省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

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围绕“政府一个平台推服务,群众一个平台找政府”的目标,全面升级打造“皖事通办”平台,集成一批公共应用支撑,提供无差别、全覆盖、高质量、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完善政务服务地图,推出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电视办”。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动安康码更多场景应用。深入推进省政府五大系统广泛应用,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拓展应用范围。

第二十三章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加强数字技术在准确把握公共服务需求、精准核算公共服务成本、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旅游、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治理、广播电视、减灾救灾、扶贫救助等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数字民生服务体系。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畅通城市数据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环节,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种养殖等领域运用,建设30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水平,实现“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覆盖所有县(市、区)。

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线上高端品牌。推动旅游景区建设数字化体验产品,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大力发展智慧家居,加快研发高感知、灵敏控制的传感设备和控制系统,提升家居产品的人机对话、行为交互、设备互联和协同控制等智能化水平。

专栏11 数字化应用场景工程

智慧医疗。加快完善全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加快电子健康卡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构建集智慧就医、智慧诊断、智慧治疗、智慧病房、智慧后勤和智慧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

智慧教育。支持蚌埠等符合条件的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建设智慧教室,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推进省继续教育在线、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等平台建设。

智慧文旅。建设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开发应用。优化升级“安徽文化云”和“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供公共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安徽”。持续开展智慧旅游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智慧养老。实施智慧养老建设示范工程,推动智慧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省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及应用服务平台,增强研判、决策、指挥等功能,构建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智慧政法。加强政法领域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法院4.0版,推进“雪亮工程”“校园安全网·前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建设,以大数据、信息化促进治安防控提质增效。

智慧人社。建设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业务互联互通。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创新提升攻坚行动,统筹提升“互联网+人社”便民服务能力。

智慧市场监管。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建设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链条的智慧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全面提升综合监管能力。

智慧广电。以深化广播电视与新一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重点,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推进广播电视制播体系、运维体系、监测监管体系、服务生态体系等智慧化建设,发展高清及超高清电视,加强广电5G网络建设和场景应用。

智慧气象。加快发展气象服务需求感知挖掘技术,建设用户信息识别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化气象服务前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服务场景的深度应用,构建气象服务大脑,支撑智能分析、智能制作、智能分发、智能评价等功能。

第二十四章 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

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管理规范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社保、卫生健康、金融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规范化。探索数字江淮中心法定机构建设,鼓励政企合作开展数据运营。实施数据要素流通工程,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打造全国一流的数据交易场所。探索促进数据流通和数据资产转化,保护交易主体权益,打造数据融通、交易便捷、服务协同的生态圈。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落实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引导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律,规范管理和经营行为。坚决依法打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平竞争秩序等违法行为。加快构建第三方协同治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等专业力量参与监管,拓展公众参与治理渠道,形成全社会共享共治体系。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探索推进数字交易、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等地方立法,出台大数据发展条例。加强数据安全技术防护,健全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评估制度。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建立数据存储、传输、利用等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江淮净网”专项行动。

第六篇 构筑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十五章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新基建+”行动,系统布局、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功能配置,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

着力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规划布局和基站建设,深化拓展应用场景,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长期协同发展。支持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完善农村地区光纤网络覆盖。全面部署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推进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推进泛在感知设施部署,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建设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加快部署算力基础设施。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有序发展规模适中、集约绿色的数据中心,加快改造升级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数据中心。支持建设高水平云服务平台,鼓励以云服务方式提供算力资源。积极创建国家超算中心,提升超级计算和智能计算服务能力。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长三角枢纽节点。

积极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完善面向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高水平可普及的技术开发、开源代码托管、安全防护处置等服务能力。加快部署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节点,打造高质量、定制化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区块链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专栏12 “新基建+”行动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步伐,率先在城市核心区、重要功能区、重点保卫单位、重点开发园区、人流密集区规模部署,在安徽创新馆、合肥骆岗生态公园等重大项目上打造一批网络样板工程。到2025年,力争5G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国前列。

工业互联网。鼓励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推动工业无源光网络、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等新型工业网络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拓展网络化标识覆盖范围。支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200个以上,形成1—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数据中心。强化数据中心的分类引导和分层布局,加快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长三角(合肥)数字科技中心、合肥华云信创云数据中心、中国银联黄山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总部基地及大数据产业园、中科曙光(安徽)总部基地、芜湖长三角数据湖产业园、亳州浪潮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园、宿州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淮南云谷大数据产业园、淮北大数据中心、阜阳大数据中心、安庆云谷、马鞍山大数据产业园、六安国动5G大数据产业园、池州江南大数据中心、蚌埠大数据中心、岳西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

超算中心。加快推进合肥超算中心建设,打造集计算服务、交叉研究、产业创新为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大规模并行计算模拟仿真、海量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等服务,实现高端计算服务在量子信息、生物基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和应用创新。

城市大脑。推进各市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搭建基础能力平台,夯实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综合支撑体系,打造赋码生活模式,开发智慧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城市大脑省级中枢,初步形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全省一体化协同运行城市大脑体系,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充电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公交、出租、环卫等专用停车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统一管理、布局合理、运营高效、开放共享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十六章 加快打造交通强省

着力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全方位推动设施联网优化、服务提质升级,推进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构建发达高效的快速网、完善顺畅的干线网、广泛便捷的基础网。

建设“轨道上的安徽”。完善加密高速铁路通道布局,加快形成以合肥为中心、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现代高效铁路网,进一步提升安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构建江淮城际铁路网,持续扩大快速轨道交通覆盖面。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市域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公交化便捷通勤出行。大力推进合肥都市圈轨道交通网建设,构建1小时通勤圈。改造提升普速铁路,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积极开展轨道交通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到2025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800公里,铁路网覆盖90%以上县,其中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县,形成省内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至长三角城市2小时通达、至中部地区城市3小时通达、至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及部分西部城市4小时通达的高铁出行圈。

建设“高速公路上的安徽”。加快贯通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和重要省级高速公路,加密建设重要城镇发展轴和至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扩容改造路网功能突出、交通流量大的高速公路。深入实施高速公路“县县通”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县城通”工程,力争实现所有县城通高速公路。到2025年,基本建成“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拥堵繁忙路段通行能力显著提高,与周边省份互联互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800公里以上,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485公里/万平方公里以上。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等级提升、网络优化,基本实现合肥至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一级公路联通。到2025年,一级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力争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3%,普通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0%。

建设“航道上的安徽”。提升航道通行能力,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实现江河连通、通江达海。加快长江、淮河干流航道整治,建成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沟通江淮航运;建设沙颍河、新汴河、沱浍河、滁河、皖河、新安江等主要支流航道,实施碍航铁路桥和船闸改扩建,基本形成“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港口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强化与沿江、沿淮上下游港口和沿海港口合作,促进江河海联运、干支联运,建设现代港口群。到2025年,力争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3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超过6亿吨,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达到200万标箱。

建设“翅膀上的安徽”。以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为重点,完善运输机场布局,提升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密国际国内航线,培育航空运输市场,推动机场集群化发展。实施合肥新桥、阜阳等机场改扩建,开工建设亳州、蚌埠等机场,加速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加快通用机场建设,逐步形成皖中、沿江、皖北、皖西、皖南通用机场群。争取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到2025年,通航运输机场7个以上,建设一批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

发展智慧交通。高效集聚整合交通创新要素资源,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手段,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实现运输服务水平提升和管理组织模式创新。应用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智能动车组、城际和市域动车组、旅游新型列车,换代升级普速客车。开展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试点,探索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区域船岸港信息互联互通,推动船舶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推进机场远程数字塔台控制管理,建设智慧机场。发展共享交通,打造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出行服务系统。提升物流运输服务能力,打造智慧货运物流服务网络。

提升综合枢纽功能。优化枢纽空间节点布局,强化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提高交通运输组合效率。加强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支撑,其他各市为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实现枢纽城市与干线网络一体化衔接。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提高旅客换乘和货物接驳换装效率,重点推进以轨道交通客站、机场为中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鼓励机场联通轨道交通,重要港口、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引入铁路专用线,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着力提升枢纽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推进站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安徽123出行交通圈”,推动合肥到省内其他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到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构筑以航空、高铁为主体的区际、城际快速客运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序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乡镇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规范农村客运管理和运营服务。加快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深化交旅融合发展,增强客运枢纽、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试点。

提升绿色安全水平。推进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强化工程生态选线选址和生态环保设计,加强土地、线位、桥位、岸线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广应用智能环保交通运载设备、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充分利用江上和水下空间,着力推进多功能过江通道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能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和运行监测,强化载运工具质量治理。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评价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综合运输快速响应、协同指挥等体制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配电网智能化查看更多>十四五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