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两会代表共议碳中和: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

2021-03-08 09:00来源:电网头条作者:张婷关键词:高弹性电网能源互联网两会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7日晚,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主办了“两会代表共议碳中和”线上直播大会。这次大会可谓大咖云集、观点新锐,基本代表了各方权威看法。

大会由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主持,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赵伟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一莉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撬动70万亿元投入。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要推动实现产业绿色化、绿色数字化、数字证券化。她建议,我国应促进建立碳公约,建立碳排放的实现框架。她指出,随着终端用能领域的清洁低碳化,要加快建设高弹性电网,形成一批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项目,承载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加快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让深度的碳普查成为常态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我国每年进口石油2000多亿美元。以日常出行为例,同样行车百公里,烧油的花费是用电的三四倍,既不经济也不安全。他希望通过大家的鼓与呼,推动国家层面的“双碳”目标行动方案尽快落地。过去几年,我国在能源供给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最大的瓶颈在消费侧。他建议,我国围绕绿电消费,开展100个城市、1000个园区、10000个村庄碳达峰试点,更好地推动国家层面行动方案尽快出台。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今年的议案是《把握碳中和机遇 加快构建零碳工业体系》。他认为,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20~30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中国工业换道超车的机会,中国制造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将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成为全球零碳新工业的中心。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谈到了在审议指标时的担忧,感到如果按“双碳”目标来衡量,力度是不够的。目前大多数人对“碳达峰、碳中和”缺乏认识,不太理解,实际上它产生的影响将十分深远。因此,一是要号召全社会参与,凝聚共识,达成目标;二是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法制轨道,统筹修订法律体系;三是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他特别指出,降碳的重点是减排,而不是去买碳汇,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大量工作,制定碳汇标准并加强监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说,应力争更多省市在“十四五”达峰,支持有条件的省市提前达峰。这里的条件是争取来的,而不是坐等来的。“十四五”期间,我国要找准方向,认真起步,在实践中调整措施。实现这一目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动员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系统设计、全面规划。未来30年,不仅将大量使用新能源,而且要高度电气化。因此,能源行业要改变认识,一起应对低碳转型的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我国提供了一个与欧洲国家携手赛跑的契机。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各地政府要及时出台更积极的措施。特别是能源行业,一定能够完成目标任务。

主持人何继江接过话茬说,希望竞赛的胜利者是环境。

原标题:两会代表共议碳中和: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高弹性电网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两会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