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访谈正文

共商能源互联网加“数”发展 探讨东、中、西部地区电网如何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0-08-06 14:12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邓恢平关键词: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电网数字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 当前,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广阔,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尤其引发关注。为反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网”)各单位贯彻落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情况,本期圆桌论坛对话了国网江苏信通、江西信通、陕西信通三家公司总经理,探讨东、中、西部地区电网如何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 ID:zgdlb_CEPN 作者:张满平)

方泉:提升信通价值创造力

中国电力报:江苏省是经济强省,也是电力大省,在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上具有一定优势。请您介绍下江苏电网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亮点?

方泉:江苏信通致力于构建高效信息服务架构,不断孕育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支撑江苏电力数字化发展。

一是打造高效数字业务底座。打造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深化国网云应用,实现资源融合共享,平台弹性敏捷,支撑应用快速构建。

二是提升数字平台服务能力。让企业用户以可视化、目录化和自助化的方式使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服务;深化数据产品建设,依托中台统一构建和集中发布指标、模型、报表等,推进数据产品沉淀、聚集和共享;研究数据产品星级评价和积分激励机制,提升数据产品质效,支撑企业数字化发展。

三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和应用规划,逐渐扩展数据中台的能力,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强化大数据“算力、算法”建设,构建样本库、模型库,支撑各专业、各单位数据分析、挖掘以及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应用。

四是探索综合能源数据服务。依托江苏电力数据中台、云平台,通过推广平台服务,获取各类用能信息,分析用户行为,服务互联网售电新模式,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据内容驱动电网智慧管理、企业智慧运营。

中国电力报:推进省级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您认为还有哪些短板待补齐?

方泉: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加强。运维支撑手段不足,运行监控效率较低,难以适应大电网对网络安全的更高要求。安全防护手段不足,当前主要采用网络隔离和网络阻断的传统安全防护手段,无法适应当前多网融合趋势下的各类应用系统建设需求,主动防御能力和应用、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二是开拓创新意识略显不足。缺乏市场化意识,对转型发展路径的探讨和实践比较保守,技术创新对于主营业务的引领和驱动不足,成果规划不足。创新成果策划、培育、提炼不够,转化机制尚不完善。

三是现有信息架构缺乏弹性。当前信息架构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不同系统间难以互联,数据共享效率低。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当前江苏电力核心业务基本按照传统模式运作,可视化和自动化支撑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效率偏低。

四是客户服务手段较为传统。在终端服务方面,思维创新不足,服务精准度和客户满意度还有待提升;在专业服务方面,需要加快培养产品经理,提升大客户经理能力,加快智能客服系统建设和应用,提供富有业务价值的增值服务;在新型服务方面,需要深化应用云电话、云会议、云存储和无纸化会议系统,持续提升服务的整体效能,并探索成果转化创效。

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年中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新业务、新业态”。江苏信通如何落实上述发展战略?

方泉:江苏信通将努力构建“平台+生态”,形成信通专业卓越竞争力。重点着力“五大领域”:打造坚强通信网络。全面建强骨干通信网,全面建优末端接入网,深化网络技术应用,通过软件定义、移动化、虚拟化等技术,不断提升通信资源云化服务能力。

支撑全面智慧物联。持续优化物联管理平台,推进电力物联网建设,实现跨专业边端设备的统一接入和远程运维管理,整合归并各类物联应用;迭代完善平台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提升平台管理能力;协同推进各领域智慧物联应用试点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智慧物联高效、安全运营机制,不断完善智慧物联技术标准体系。

深化应用云边协同。应用微模块、高密度、跨层能耗管理等技术,打造高效能数据中心,提升公司智能算力;利用云化弹性架构在省市之间构建云边协同体系,加快微服务化改造和容器规模化应用,满足江苏电力大规模计算和物联灵活接入需求;提供人工智能、统一视频、信通“三朵云”等原生“云服务”,不断拓展平台服务能力。

挖掘提升数据服务。充分发挥数据在辅助决策、驱动业务等方面的核心价值,不断增强海量音视频数据的价值洞察力,紧密跟踪去中心化、高可靠的区块链技术,不断提升高价值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

构建稳固安全体系。持续优化安全顶层设计,加快统一密码、数据加密等公司自主可控技术应用,构建并不断优化边界可控、计算可信、审计可视和行为可管的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打造网络安全尖兵队伍,支撑引领网络安全专业发展与技术应用。

于阳东:信息运维变革促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力报:近两年是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集中建设期,请您介绍下江西信通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于阳东:目前,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已经初步完成,但随着信息通信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运营思路、技术支撑等方面对电网数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转变思路,与时俱进。

近年来,江西信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三台”建设初步完成。自2019年10月全面启动云和数据中台、物联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以来,已初步完成了“三台”部署及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入与清洗转换工作。高质量完成鹰潭示范区建设支撑工作,按需完成23套系统1万余张表的接入整合,实现数据目录分类挂接完成率100%、数据共享负面清单范围缩小至3.6%。

二是工业互联网逐步部署。紧密对接总部建设需求,顺利完成“网上国网”、实物ID、现代智慧供应链平台等系统的建设任务。同时,全力攻坚华为8.0云平台部署工作,结合信息系统搬迁工程,部署硬件186台,云功能组件38项,已支撑物联管理平台、供电服务指挥、新一代电费结算、供应链运营中心和营销电费购售同期、营业厅智能视频分析等6套信息系统业务上云。

三是智能电网防护持续升级。组建了江西电力网络安全分析室,启动三年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部署了主机安全防护、应用资产风险管控、WEB动态加密主动防御等5套系统,建立江西公司系统网络安全联动机制,织密省市县公司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网,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技防体系。2019年,江西信通获得江西省“护网2019”网络攻防演习优秀防守单位称号。

中国电力报: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巨大机遇期,在挖潜增效、培育新效益增长点方面,江西信通有哪些创新想法和实践?

于阳东:在挖潜增效、培育新效益增长点方面,江西信通大力推进运维变革,使之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加速器。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今年1月1日,江西信通事业部正式成立运转。严格按照“有利于掌控信息工作队伍、有利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的工作要求,建立了“主业+产业单位+三线支持”运维模式,又推陈出新,打破国企基本工资+绩效奖励的传统模式,建立“全额绩效”考核新模式,认真贯彻“业绩靠干出来、工资靠挣出来”的指导思路,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在支撑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安全生产、自主研发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运维变革工作连续两个季度被江西电力评为优秀。

二是推动商业化运营。在建运一体生产新模式下,着力打造一支既能运维又能建设的团队,消除建设转运行过渡期,保障系统安全稳定。依托公司体制基础,背靠产业单位市场平台,充分释放体制与市场的双重优势,开拓研发项目承接市场,强化合同履约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技能水平双提升。

中国电力报:江西信通将如何部署落实国家电网年中工作会关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要求?

于阳东:江西信通主要围绕“两应用、一支撑”进行部署。

一是深化云和数据中台的应用,提升平台运营能力。做实做优“三台建设”“供服上云上中台”等精品工程,整理完善数据资产台账,加快推进国网新能云、电网资源中台等一批数字新基建建设任务,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二是持续推动新技术应用,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基于大数据架构技术,持续开展用采系统分布式改造及深化应用,做好多维精益、新能源云等应用的数据服务,力争年内完成数据资源服务、数据分析服务、政企数据上区块链等多项国网试点任务,持续提升数据服务水平。构建两级数据运营体系,完善数据管理细则,着力打造数据超市及应用商店,推动提升数据质量,逐步实现数据“可视、可查、可取”,释放数据共享潜能。

三是强化信息化支撑,服务智慧物联体系。按照“一平台、一展示、两贯通、五场景”的工作要求,做强物联管理平台主站,推动物联场景统一展示,实现与国网物联管控平台的两级贯通,有序完成智能配电台区、城市电缆网监测、站线变识别等5个试点场景。

赵永柱:数字化转型要落到实处

中国电力报:近年来,在推动省级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陕西信通开展了哪些工作?

赵永柱:陕西信通突出价值创造创新,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助推陕西电网数字化转型。一是夯实电网数字化平台。云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智慧供应链、多维精益管理、网上电网、新能源云等重点项目提供了稳定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数据中台按照以用促建原则,面向省公司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物联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打通全省采集终端到省级应用展现的数据传输通道,为后续千万数量级终端的统一数据集控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创新智慧物联体系建设。在“云管边端”体系架构中,我们在业内首家提出并实现边缘侧APP云编排技术,做到了“一次开发、到处运行”,降低了边缘代理和终端设备APP的管理复杂度,加速了输电和配电台区智慧物联应用建设。基于物联网智能终端APP柔性开发平台研发的融合终端已于今年7月初在陕西省汉中市审计局家属院台区试点成功,一台终端即可实现台区配网设备实时状态感知监测、用电信息采集等功能,满足设备运行、电量采集、客户服务、精益管理等各种业务需求。

三是深化大数据应用。通过“电眼看扶贫”等系列数据服务,助力政府在扶贫成效检验、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精准施策;形成了面向装备制造企业的运行期设备画像等数据增值服务产品;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签署数据服务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电力大数据金融服务产品。

中国电力报:陕西在县域电网数字化建设方面先行先试,请您介绍下目前有关情况和经验?

赵永柱:陕西电力从去年试点建设数字化县公司,创新性地提出数字技术首要为一线服务、自下而上推动管理变革的理念,是完全符合新业态新形势以及自身实际的一次试点,除了将大、云、物、移、智新技术与县域电网业务深度融合,还给予县公司充分的自由度进行管理变革,可以说数字化县公司试点建设将是陕西电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突破口。

目前西安临潼、铜川耀州已初步实现通过电网资源中台和GIS平台的融合构建出直观可信易操作的400伏至330千伏各电压等级的电网一张图;通过物联管理平台、数据中台作为数据的采集和集成枢纽,实现县域各类电网数据同源维护和共享的数据一个源;通过梳理和完善业务流程、全过程线上管理实现业务一条线;通过GIS平台和供电服务实时指挥、安全生产全景检测等的融合实现指挥一平台;通过整合感知终端、边缘设备、物联App、一线基层终端App实现作业一终端。两个县公司五个一的实现是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业务的深度融合典范,是一体化数字平台+数字化员工的发展雏形,后续我们将持续升级,为管理层、基层员工、电网客户提供更可靠、更可信、更高效、更易用的数字化电网。

中国电力报:结合工作实践,您认为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

赵永柱:电网数字化转型目的是“价值创造”,创造新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转型驱动力是“数字技术”,但并非所有的业务转型都是数字化转型。因此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点是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固化一套“规划先行、试点见效、量身推广、持续迭代”的方法论,避免数字化转型演变为数字化项目,防止各类工作都装入数字化转型升级范畴。

站在信通公司的角度,现阶段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难点主要是缺乏复合型技术人才。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电网信息通信技术人员的技术积淀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外部技术人员对电网业务欠缺了解,难以准确定位数字技术和电网业务的融合点。因此在扩大与外部企业技术合作的同时,也要“以建代练”,加快企业内部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

中国电力报:和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陕西信通如何立足陕西实际,开创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格局?

赵永柱:由于经济差异,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数字化方面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电网整体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但陕西电力也有自身的独有优势,比如陕西信通是国家电网省级公司唯一一家负责国网(西安)数据中心、西北分部、陕西电力信息通信业务的公司,近年来负责国网实物ID、全域数据模型、物联网开发平台等试点任务,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同时省公司领导班子对数字化转型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通过数据提升管理的思路,今年在数字化县公司、数据治理、数据监测分析等方面持续发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下半年,陕西信通将按照陕西电力工作部署,总结数字化县公司示范经验,完善和扩展技术平台能力,支撑数字化县公司建设由点及面推进电网数字化升级。固化并深挖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形成“让数据和技术等业务”的局面,加快从被动支撑到主动驱动的转型历程。做实陕西电网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投入更多资源推动陕西电力与华为联合实验室的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解决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技术难点,提升陕西电力科研能力,高水平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

原标题:共商能源互联网加“数”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网数字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