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评论正文

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

2020-06-16 08:29来源: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作者:杨学山关键词:智慧电网智能制造新基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年多以来,数字化转型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企业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个多月以来,“新基建”也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两个重大的概念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理解?这就是我今天晚上要讲的主要内容。

作者:杨学山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实录:

本文围绕四部分内容展开

1、“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础设施和新基建

3、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基建

“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

1、健康码到信用体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产生了一个新的创新,这个创新就是健康码。可以通过健康码证明自己是否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或者携带病毒的风险。

它如何实现呢?首先是确认人,然后确认这个人的活动,通过人和活动的结合,根据国家掌握疫情的情况,给你一个确定的判断等级,表现在颜色上的不同。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但是很复杂。

为人的确认,它是基于人口库和手机实名制。这是经过几十年,大量的人力、物力积累才构建起来的基础。

当然上面的活动是通过移动通信的技术,同时通过我们每个人出行的申报来实现。这样就使得健康码用起来了。

健康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用体系、信用信息。是一个社会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顺利运转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一个内容,既可以看作是数字化转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用到的公共的东西。

2、从物流到智能化供应链

供应链在没有实现上下游之间通过信息来衔接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物流,在相关企业之间进行流动,当然这样的流动需要优化。今天我们从物流到供应链,到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过程中,我们正在从研发计划的上下游协同,到生产计划,再到物流计划。联合在一起,完全按照各方实际需求和生产能力来进行优化,这样的过程才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

这样的供应链,就使得我们整个社会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所以它既是为具体的企业服务,也在为具体企业服务过程中,使得企业的效益得到提升,它也上升为一种社会新型基础设施。

3、从电力的传输到全局电流优化

泛在智慧电网,是国家电网去年提出来的电网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步骤。与原来的不同就是将电力的生产和使用连接起来。这个连接不仅是被动的电流接受和供应的关系,而是通过新型网络系统,使得电网能够真正把控生产侧和使用侧的情况,使得电流的优化不仅是网上的优化,而是使得生产侧网和使用侧网互动的优化,真正实现全社会的高效。

从典型性来说,更能说明社会往前进步和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

理解基础设施和新基建

1、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外延

简单来说基础设施内涵就两句话。第一,它是社会经济各项活动需要的,不能离开它;第二,有了它我们经济社会各项的进行就更加方便、更加容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就是我们基础设施内涵。

外延其实也很简单。老基建主要是七大类,新基建正好给出了七个领域,这就是它的外延。

2、基础设施类型

那么多的外延抽象一下,它是干什么的呢?大概可以分成四类。

一是运送物质的,就是人和人,从甲地到乙地,这是第一类。

二是能量流,电网尤其管道都是这类。

物质流和能量流是工业基础设施主体部分。

三是信息流,让信息流的更加高效、更加方便,成本更低,所以它就是信息基础设施。

四是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类东西要共同综合起来为一个特定的目标来使得相关的事物能够高效、便利、低成本。

它是工业和信息基础设施融合起来的新型基础设施。

3、基础设施的演进

从历史来看,它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正在走向第四个阶段。

秦始皇提出了“书同文、车同轨”,这样简单的提法是我们农业社会基础设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有了驿站,有了官道,使得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满足了一个国家管理和商业行为的需要。这是最早的农业社会基础设施。

这几年来,不仅是发达国家,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快速前进。工业基础设施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与原来相比有极大的提升。而信息流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在突飞猛进发展。

今天社会的公共事务不仅是三个流独立的高效,而是需要我们围绕着一件事情,把不同的东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事物的有效、高效发展和使用的基础设施支撑。电网不再是能量从生产侧到使用侧,而是从国家,从企业,这样的角度优化生产和使用。智能化的供应链,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流动过程的优化,而使得真正和整个链环上研发、生产、物流衔接起来的优化。

信用体系就不仅使得信息能很好的提供,提供信用、健康码这样一件事情真正变成每个人可用的一种服务。所以我们产生了新的需求,这放在一起就变成了新型基础设施。

4、新基建:建设新型社会基础设施

新型社会基础设施是在2.0、3.0的基础上往前发展,把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围绕着事务进行融合和优化。我们可以把“新基建”理解成文件当中指出的七个领域,但不是说我们新型社会基础设施就这七件事情。而是我们在建设新型社会基础设施开始的阶段、起步的阶段、探索的阶段,和当前紧迫需要的角度提出来的,“新基建”应该是更恰当的表述,是新型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样的建设确实是一个社会重大的进步。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能力,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这个国家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个国家经济社会是什么形态和推动朝着新的方向走的最显著的标志,所以十分重要。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融合。

5、新型基础设施的特点

这样的基础设施有什么特点呢?和原来相比确实有重大的不同。首先它是总体的,不是局部的。其次,它是原来的基础之上往前发展,有的需要技术提升,有的需要拓展,但绝不是把过去的扔掉。第三,一定是融合的,不是单独的。第四,我们是以事务为中心,而不是技术能力为中心。

这样的新型基础设施还有一些新的特点。原来基础设施,公路就是公路,铁路就是公路,港口就是港口,机场就是机场,电网就是电网。别的人诸如法人、企业,都是这样设施的用户或者终端。但新型基础设施不一样,电网生产方和使用方结合起来优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发电这一侧和使用侧是这个基础设施的构成部分。这是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

新型基础设施第二类型的特点就是机构参与进来了,成为新型基础设施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源头。原来基础设施和事务之间是事务围绕着基础设施去调度。到了4.0,到新型基础设施的时候,是我们的基础设施要围绕着事务去转,要围绕着事务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我们做信用体系,我们电网从电流的流动提供到全局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立的,为这样的事情服务的数据中心和算法那就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为了一个特定企业的、商业化的事务,那就不是基础设施。因为基础设施的含义就两条,其中第一条是为社会各个方面需求提供服务,而不是一个竞争范畴的内容。

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怎么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以下七点。

1、当前基础设施的状态

新型基础设施当前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首先工业的基础设施发展的很快,但是需要填平补齐提升的还有很多。无论是铁路、公路、码头、港口、机场,电网还是管道,都还有大量的建设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但这样的建设任务和原来相比,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就比如电网还是电网,但是它必须和泛在物联的信息网络连起来,加以提升。

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和原来相比,它的技术能力、性能都在提升中。工业基础设施确实还有比较大的缺口,但是相比之下,信息基础设施缺口就更大一些。

信息基础设施,我们没有十分清晰的定义,但网络这块是比较清晰的,所以5G基建就在新基建中提了出来。在其上的信息和数字资源,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等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是模式和路径还需要干什么?三流融合支持事务的综合类刚刚起步,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性质的区分和价值的界定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解决。

我相信在这次七大领域中,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这样一些内容可能需要在实践的发展中来更好的区分和界定。对于社会,以事务为中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总的来说,工业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或者用刚才说的3.0的基础设施,确实中国发展的很快,与发达国家的差别日益缩小,有一部分领域已经并肩或者超越,我们确实有些领域已经超越。

新型基础设施当中数字和处理融合之后,新型基础设施的构建和运行模式是在探索之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缺口还比较大,这是当前的态势。

2、工业基础设施的重点

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就是补缺、填齐。特高压、充电桩大体上也是这种状态。在疫情之后或者疫情之中,如何使得高速公路的管理进一步提升,港口机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属于我们提升的范畴。工业互联网、无接触的物流都是朝着融合的方向走。所以工业基础设施在填齐、补缺、提升和融合方向上要作为我们的重点,继续往前走。

3、信息基础设施的特点与重点

信息基础设施到今天为止应该说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必须说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网络,信息网络只是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一个基础构建。它必须还得有别的部分。

刚才讲健康码的时候,其实已经讲到人口库。信用体系、健康码都是全社会需要的,对全社会的影响很大,一定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内容。同时,服务全社会的数据中心,服务全社会的处理能力,只要包含分析能力就和人工智能连接起来了。今天人工智能在泛化,我们把所有使用算法和数据,进行分析的都叫人工智能。

信息基础设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在2.0时代就是配合工业基础设施的。当时的电话和电报是配合着铁路、公路、电网来发展的。到了近期的工业基础设施发展,也就是3.0的时候,信息网络和“铁公机”、电网应该成了一个不能分割的要素。离开信息网络,这样近代、现代工业基础设施就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到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时候,我们看到新型基础设施在其中就转变为主导和核心的部分。因为围绕事务,使得事务实现优化,其中间主导核心作用的一定是信息。

从这次抗疫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信息基础设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电商的物流和户主之间不见面了,但是东西没有乱。是因为这条数据链是完整的,没有断,所以东西没有乱。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特征。

我们看到这次“新基建”七个内容当中,大体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居于定位或者核心的位置。5G是信息网络,因为信息网络是上下兼容的,一个先进的,代表新的、高水平的技术出现之后,信息网络的核心和主导就会转换。

4、融合的需求与趋势

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呢?这个需求已经十分清晰了,而且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条件应该说也是已经成熟了。这就是融合起来走向新型基础设施的原因,一个需求,一个技术,技术基础需求拉动,使得这样的变革就发生了。

农民工专列在非疫情情况下就是一个物流,是一个工业基础设施。不管是汽车、铁路还是飞机,都是工业基础设施,是物质流的。但一到复工复产时候的农民工专列就不一样了,不一样在它必须保证从出发点那个地方是健康的,当地地方证明你是健康的,这个运输过程必须是在可以监控的状态下来实现。人、车或者飞机,整个过程都是没有受到新的、可能感染的场景出现。怎么实现?那就靠技术手段。这个技术手段就是信息流。

刚才讲充电桩,当充电桩不是换电池,而是汽车开过去直接充电的话,那必须是三流融合。不仅是电流,信息流说我通过一个服务知道我到哪个地方去等多长时间就能充电。如果时间长,我到另外的地方或者再等一会儿,这是一个信息流。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公路的配合,公路不配合也不行。所以它是三流融合。

健康码是事务为中心的信息流,但是因为它有了活动的信息,又和物质流有了关联。无接触的基建或者生产,就是能量、物质、信息合在一起,来实现这样模式的改变。

这样以事务为中心融合的趋势,更是我们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需求。不仅是在疫情期间,这几年来,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居家养老、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一系列事情都是看到我们在以事务为中心的优化,成为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需求。

5、建设智能企业的新型基础设施

刚才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看,回到一个企业去,我们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企业的时候,我们在想,这个企业是不是也需要有支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和原来的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不同。在第三部分专门讲这个内容。

6、建设全局事务的新型基础设施

真正要建设面向未来,面向实现“现代化中国”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要求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使得社会交易成本有好的信用体系支撑下实现,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这样的新型基础设施如何考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对社会的发展是全局性的、重要的。

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一个软件,一个数据,而是要真正构成像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一样,坚实的基础设施。

7、培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

当然我们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中,环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基建

这里想通过例子来讲,从具体的再到一般的、抽象的概念。

1、企业数字化转型做什么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家这几年都在做。各个地方、各个领域,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范围,都有很多先进的典型和成熟的经验。但是归结起来,这样的数字化转型就是我们在今天的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工艺过程、一个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一个个服务和协同过程,要持续的优化。而持续优化的基础是数字化,体现是智能化。简单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一个企业要解决什么问题?是销售问题,是产品设计问题,还是供应链问题,还是生产工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因为数字化转型不是说像原来一样通过服务扩大市场来提升加工能力,而是讲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来解决问题。

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怎么获得,怎么通过得到的数据构成优化的流程?不管是设计、创新,都是一个优化的东西。如果这样的东西变成模型和算法,把这样的模型和算法和实际过程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一个新的系统、新的工艺、新的装备,这就是数字化转型。

从一个具体的产品服务到生产过程,到管理过程,到一个企业的整体,到企业之外的供应链和比供应链更加广阔的生态链,这是讲范围。而一步一步的深度,从低往上走,从收购到机械,到自动化,到自动化进一步优化,到数字化甚至无人的,再产生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和前面的不同,就是它可重复。数字化转型就是在这样两个发展方向上,找到结合点,找到需要做的事情,变成项目,来逐步推进。

2、构建智能企业的新型基础设施

从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基础设施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生产、服务、设计、管理的事务流和相关的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和基础设施相关的。因为生产也是一个制造过程,是一个物质的过程,是物质流;也是一个能量的过程,是能量流;也是一个信息流,因为它有管理、控制、流程、工艺,都有是信息的构成。

把这样过程的优化一个一个变成可以重复的,支持企业类似相同的事务,在做的时候能够变得快,省时间,质量高,成本低。同样要软件,同样要系统,但是不同的,它一定是走向可以重用的,可以支持当时并行的和以后跨时间往后走继续支持的。再套用一下基础设施的内涵,它是对这个企业里面当时或者以后这样共同的事务,能够持续起支持作用的,发挥作用的东西,这就变成了基础设施。

一个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有一个加工过程,要有人或者自动化控制。整个生产过程需要有质量控制,这样一件件事情的过程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每一台设备或者生产性的工作过程,都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精准记录。这个事情和我们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化、智能化要做的事情是完全一样的。

第一,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积累下来了数据和知识,这个数据和知识是显性化的,结构化的,标准化的、体系化的。

第二,对这个企业来说,原来属于人的,技术人员或者操作工人的;属于一个工艺过程、一台机床、一个生产线的,这样零散的、不系统的数据转化成组织的经验、组织的知识、组织的能力。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化,没有前面这个环节和上面这个过程永远不能实现。

有了这样的转化以后,就通过软件和系统的更新和发展,把这样的数据知识融进去,实现了迭代、进化。每次生产过程都有一次新的记录,反复的验证、优化,形成成熟的方案。这样就成为一个可重用的企业新型基础设施重要的构成部分。

把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产品、基础设施合起来,融起来,就成为企业的基础设施。这样企业的基础设施就成为企业规范化管理,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础、流程的优化,装备的完善,或者新装备设计制造的基础,也变成了这个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延伸的基础。

这样我们就看到一个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方向和新型基础设施就在这里面得到了融合。

3、以项目为抓手,以价值和战略方向为重要点

不管是数字化转型,还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对企业都是一个具体的项目为抓手。以企业自身价值和战略方向为主导,来实现这样的问题、价值为中心发展的目标。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的价值、战略目标,就把这样的东西统一起来。

4、用企业目标统御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

如果把这样的统一再延伸一下,放到今天企业面对那么多的概念和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企业面对这样的一个状态怎么办?很简单就是用企业的目标来统御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这些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使用与否的标准。在这样一个变革的过程中,企业就有了主动。


原标题: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电网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新基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