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浅谈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及电磁环境

2015-11-16 09:29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刘康淋 廖瑞金 赵学童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输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夜晚路过高压输电线路走廊,时常会发现导线被一种淡蓝色的光所包围,并伴有“滋滋”的响声,这种光就是由电晕放电所引起的。电晕放电现象会对电网运行与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电晕放电会产生高频脉冲电流,其中包含的各种高次谐波会造成无线电干扰;电晕放电会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强腐蚀性物质,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电晕放电会消耗能量,造成电力系统不必要的能量损失;电晕放电会发出人耳可听的噪声,对人们造成心理、生理上的影响。影响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因素很多,如导线表面场强、导线表面状况、线路通过地区的气象条件、海拔高度等,而导线表面场强又和运行电压、导线间距、导线对地高度、导线半径等参数有关。

输电线路在设计阶段总是希望通过优化导线布局、合理选取导线尺寸等措施尽量避免电晕放电。但是由于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尤其是特高压,要想完全消除电晕放电,输电导线半径会很大,对地距离过高,使得输电线路导线选型及布局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极低。因此,只能在兼顾经济可行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电晕放电强度。

输电线路设计时首先要对导线的预选方案进行电磁环境评估,国际上已有的电磁环境评估方法是否完全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还无法确定。为了得到完全适用于特高压的电磁环境评估方法,应当首先搞清楚导线电晕放电的机理,得到导线电晕放电微观物理过程的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找到一种更准确的电磁环境评估方法,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型及布局提供指导,实现特高压输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

研究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机制

电晕放电是一个老问题,很早就有学者开展了相应研究,已能定性描述电晕放电的一些基本过程。导线相对于大地而言,是一种大曲率电极。输电线路运行时,如果导线附近的电场强度过大,空气中游离的种电子(电晕放电前就存在于空气中游离的电子)会在场强作用下发生碰撞、电离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如电子的碰撞电离反应、附着反应,正负离子的中和反应等),导线就会产生电晕放电。此时,电晕放电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如果导线附近的电场强度继续提高,导线附近区域能够在场致电离、导线表面碰撞电离等作用下自发产生种电子,达到空气自持放电的条件时,输电线路的导线就会产生持续的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物理过程相当复杂,尚不能通过有效的研究方法明确电晕放电过程微观粒子的发展变化规律,更无法深入认识电晕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物理化学反应。同时,电晕放电涉及大量的微观粒子,由于实验测试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电晕放电特征参量(如空间电荷)的实验测量,也就无法深入开展电晕放电过程定量分析的研究。因此,研究人员难以得到准确描述输电线路电晕放电过程的有效方法。

研究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放电机制,应首先解决无法定量描述电晕放电微观物理过程以及实验测试条件限制等问题。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气体中空间电荷的测试方法,也没有实现空间电荷分布测量的成功案例。课题组通过5年的尝试与摸索,研究出一种声脉冲法的测量方法,利用超声波换能器发生超声脉冲对空间电荷进行调制,并建立一种信号还原算法对调制产生的电场信号进行还原。根据测试的原理,按照1:1的比例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与之对应的实验设备,最终实验测量到了空间电荷的分布。

课题组在电晕放电控制方程中考虑了光电离和二次电子崩发射的影响,改进了描述电晕放电微观物理过程的控制方程,使得电晕放电的控制方程与实际情况更为贴切。通过解析方程可以清晰得到电晕放电过程,电子是如何增殖的,各种粒子是如何扩散的,电晕放电过程中各类微观粒子的变化趋势。因此,对电晕的起始、发展及增值过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与明确的界定,为进一步开展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特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标题:探寻电磁环境的评估方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直流输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