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数码8月31日消息,相信大部分的可穿戴设备用户都不喜欢没几天就要给设备充电,都希望它们的电池续航能力会很长。时下有谁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呢?
可穿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CEO或者设计师被问到最想要什么技术时,他们的回答几乎无一例外都跟更好的电池技术有关。大家都很清楚电池是一大难题,运动跟踪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珠宝等可穿戴产品都没多大空间来容纳大容量电池。
面对该难题,业界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从打造不需要电池的设备(如Tago Arc E Ink智能手镯),到像Misfit Swarovski Shine这样的太阳能供能的可穿戴设备。但真正的圣杯是打造可自供能的可穿戴设备,比如可从人们的移动、热量或汗液获得能量的,完全不需要充电的可穿戴技术。
难题
让人烦恼的是,常见的可替代供能方式都比较大型,造价昂贵,电力密度不合适。不过,早期的可穿戴设备用户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受不了给给他们的设备一日一充。
Jawbone、Misfit等公司有产品能够提供长达六个月的电池续航,但是它们得在设计上进行折中——往往都没有显示屏。Misfit CEO、电化学专家Sonny Vu很好地概述了业界当下的处境。
“供能可能是可穿戴设备和其它联网设备行业最大的一项工程挑战。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Misfit)不管开发什么都会充分考虑电源管理问题。我们极其重视能源管理问题。我们就是不觉得人们会喜欢时不时给设备充电。”
梦想
这是业内人士的梦想:活动跟踪设备、手表和智能珠宝能够做到结构紧凑,低耗能,能够自行产生和存储能量,或者可由智能衣服产生和存储的能量供能。
两种显而易见的能量来源分别是动能和体热,业界正在就这两种能源的利用进行积极探索。因此,不出意外,有创业公司在知名众筹平台上声称能够开发出使用动能的LCD屏可穿戴设备。
比如号称完全不用充电的Element1智能手表。然而,声称要做该款产品的那家弗罗里达公司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对其项目却没有具体的技术解释,它最终也仅筹得8000美元,距离其12.5万美元的目标相距甚远。
以“诠释配电物联网架构体系,推动能源互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第三届)中国配电技术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6-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
>>更多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版权所有 © 1999- 北极星输配电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