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技术正文

深度好文 | 张北柔直电网的构建与特性分析

2018-11-06 09:15来源:电网技术作者:郭贤珊 周杨 梅念 赵兵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张北柔直电网直流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3 多电力电子系统精准协调配合困难

张北工程是世界首个具备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控制保护的架构、功能和策略直接决定了直流电网的运行特性和安全稳定性能,柔直电网的控制保护系统整体架构应体现直流电网的基本特性,即直流电网的运行可不依赖于站间通信,在无通信情况下,换流站控制功能应保证直流电网稳定运行,直流电网各点的直流电压不超过电网中设备的安全耐压水平,各处的运行电流不超过电网中设备的

安全通流能力,系统架构应考虑与新能源机组变流器控制、耗能装置控制、系统安控可靠接口和协同控制,满足直流电网的未来自由拓展要求。张北工程本阶段四个换流站,新能源机组孤岛方式接入张北、康保换流站;丰宁站接入抽水蓄能机组,要求具备孤岛运行能力,北京站要求供电负荷稳定,这些边界条件给张北工程控制保护设计带来巨大困难,为保证直流电网协调运行,还需要研究设置电网协调控制层来优化直流电网运行控制能力。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的显著特点是柔直网络化、交流直流混联、新能源机组孤岛接入。新能源机组、柔直换流器、耗能装置和交流系统之间能量转换转移过程复杂,故障发展速度快,整个系统包括风机、光伏、耗能装置、柔直换流器、直流断路器等大量由基于电力电子构成的设备,新能源机组、柔直电网、耗能装置和交流安控装置在系统运行和故障处理过程中,相互耦合关系强,配合逻辑复杂,加上故障发展速度及控制保护系统响应时间均为毫秒级,IGBT设备电流耐受安全裕度仅为几百安培,必须精准配合才能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如图11所示。

图11 直流电网控制保护、安控、耗能装置配合示意

张北工程换流站控制系统在传统的双极控制层、极控层的基础上增加了站间协调控制层,在张北和北京站各配置一套站间协调控制系统,北京站为协调控制为主站,张北站为后备控制站。站间协调控制系统主要用于调节直流电网电压、线路过负荷、顺控联锁和直流电网潮流优化,在站间协调控制系统失去后直流电网仍能正常运行。

直流电网极控系统采用直流电压斜率偏差控制[23],定直流电压控制主站控制直流电压在参考值,其他换流站在参考值偏差范围内不参与电压调节。当直流电压变化超过死区后,其他换流站按照设定好的斜率调整功率,使直流电压运行在新的稳态值,如图12所示。

图12 直流电压斜率偏差控制策略工作模式

张北工程直流电网控制系统架构如图13所示,直流电网极控系统与安控系统、站间协调控制系统接口,双极控制系统与交流耗能装置接口。在交直流系统故障情况下,换流站极控系统快速调节直流电网功率,如果系统功率盈余则快速投入交流耗能装置,同时下发安控切机指令,使得直流电网在新的稳态运行点工作。站间协调控制系统属于慢速控制系统,在直流电网功率达到平衡之后,优化直流电网内部潮流分布,确保直流电网在最优状态运行。

图13 张北直流电网控制系统架构

2.4 故障穿越仿真验证

以张北工程参数搭建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EMTDC仿真模型,仿真模拟送端单极故障时的穿越过程。

初始时四站均双极运行,其中张北站和康保站接入孤岛系统,分别输送风电功率2650 MW和1500 MW,丰宁站下网功率1500 MW,北京站定直流电压运行。当张北站发生单极闭锁时,仿真波形如图14。

在t=0.1 s时,张北站极1发生故障闭锁,极2检测到对极闭锁后立即投入4组375 MW交流耗能装置,220 ms后,稳控系统切除750 MW容量风电功率,退出2×375 MW交流耗能装置,100 ms后稳控系统切除375 MW容量风电功率,退出375 MW交流耗能装置,100 ms后稳控切除25 MW容量风电功率,退出最后一组交流耗能装置,张北站极2继续输送1500 MW功率,实现了接入新能源孤岛系统情况下送端单极故障的穿越。

图14 孤岛方式下单极闭锁仿真

3 结论与建议

张北工程是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工程,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探索未来电网形态的重大工程,经过对张北工程的系统分析与成套设计,得到如下结论。

1)直流电网要求具备故障穿越能力,故障穿越过程中直流功率传输不能中断,因此设备推荐采用“半桥MMC+直流断路器”的技术方案。

2)直流电网要求具备扩展能力,换流阀、直流断路器等关键设备应预留足够的安全裕度,各站控制保护系统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减小扩展对既有直流电网结构、设备的影响。

3)直流电网呈现低惯性、弱阻尼特性,故障发展迅速,传统交流安控策略无法满足直流电网故障清除速度要求。

4)IGBT器件的额定电流和故障电流耐受能力小,对柔性直流设备和直流电网支撑能力不足,需要附加交流耗能装置、站间协调控制系统、分桥臂闭锁策略、优化控制保护动作时间等多种方案才能维持直流电网正常运行。

5)直流电网交直流系统包含风机、光伏、交流耗能装置、柔直换流阀、直流断路器等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各设备需要在几个毫秒时间内完成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控制保护系统极其复杂,设备可靠性有待工程验证。

参考文献

[1]姚良忠,吴婧,王志冰,等.未来高压直流电网发展形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4):6008-6020.

[2]汤广福,罗湘,魏晓光.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0):8-17.

[3]王锡凡,卫晓辉,宁联辉,等.海上风电并网与输送方案比较[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1):5459-5466.

[4]彭喜云.基于轻型直流输电的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5]李媛媛,邱跃丰,马世英,等.风电机组接入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电网技术,2012,36(8):50-55.

[6]江全元,龚裕仲.储能技术辅助风电并网控制的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15,39(12):3360-3368.

[7]汤广福.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72-76.

[8]徐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4-10.

[9]汤广福,贺之渊,庞辉.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研究、应用及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5):3-14.

[10]温家良,吴锐,彭畅,等.直流电网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13):7-12.

[11]李亚楼,慕清,安宁,等.直流电网模型和仿真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4):127-135.

[12]刘先正,王兴成,温家良,等.基于键图发的直流电网系统模型[J].电网技术,2015,39(6):1604-1610.

[13]孙蔚,姚良忠,李琰,等.考虑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的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4):776-785.

[14]阎发友,汤广福,孔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电网预充电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20):5147-5154.

[15]姜舒婷,齐磊,崔翔,等.含潮流控制器的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5,39(7):1793-1799.

[16]孙银锋,吴学光,汤广福,等.基于节点阻抗矩阵GS法的直流电网稳态潮流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8):1882-1892.

[17]魏晓光,高冲,罗湘,等.柔性直流输电网用新型高压直流断路器设计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5):95-102.

[18]周万迪,魏晓光,高冲,等.基于晶闸管的混合型无弧高压直流断路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18):2990-2996.

[19]吴婧,姚良忠,王志冰,等.直流电网MMC拓扑及其直流故障电流阻断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1):2681-2694.

[20]魏晓光,王新颖,高冲,等.用于直流电网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S1):218-224.

[21]杨越,张文亮,汤广福,等.直流电网潮流控制器的配置方法[J].电网技术,2015,39(8),2211-2216.

[22]罗永捷,李耀华,李子欣,等.全桥型MMC-HVDC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控制保护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7):1933-1943.

[23]唐庚,徐政,刘昇,等.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新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37(15):125-132.

原标题:张北柔直电网的构建与特性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柔性直流输电查看更多>张北柔直电网查看更多>直流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