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政策正文

天津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投资1744亿元 涉及电力装备材料、电缆、电网等

2018-11-01 10:19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电力装备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实施新材料“互联网+”工程。抓住本市大力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机遇,发挥本市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的优势,引导启动材料基因组工程,构建专业领域材料数据库,组织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新材料行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材料基因组工程。依托国家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开发材料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计算模型、算法和软件,开展新材料的高通量实验、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的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行为评价等技术研究,参与国家高通量材料计算应用服务、多尺度模拟与性能优化设计实验室与专用数据库建设。

2.专业材料数据库。依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建立车用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新材料数据库、牌号标准库、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库,积极参加国家新材料牌号和指标体系建设,支持开展材料试验大数据分析,开展技术创新、应用模拟、性能评价、风险分析、检验测试等服务。

3.智能制造示范。深入推进互联网与新材料深度融合,提高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渤化南港基地新工厂“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生产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平台建设和荣程集团智能制造管理与执行系统建设。推进工业机器人在钨钼材料生产线的示范应用,探索发展新材料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

(五)实施示范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示范服务平台,强化协同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应用推广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数据采集和共享制度,营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在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加强新材料生产与应用衔接,推动新材料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完善上下游联合攻关协同发展机制。

2.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在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关键领域,依托包钢稀土研究院、国家纳米技术和工程研究院、国家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建设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构建测试评价体系,具有较完备的测试评价服务能力。

3.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联合产学研用等各方力量,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运用智能技术建立垂直化、专业化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加快产业资源交流互通,开展材料生产企业与设计、应用单位供需对接,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配套材料应用公共服务平台。

(六)实施产业聚集工程。整合资源、集中要素、突出特色,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的产业聚集区,构建一批特点突出的产业链,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企业群,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科委、市中小企业局、市合作交流办、各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建设一批优势产业聚集区。继续推进东丽石墨烯、津南电子信息材料、宝坻动力电池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蓟州稀土磁性材料、南港工业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聚集区建设,推动空港经济区功能高分子材料、静海高档金属新材料、武清轻量化材料、北辰特种金属材料等特色产业聚集区建设,整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区域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基地。

2.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链。化工新材料形成“石化基础产品和原盐—高聚物—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精细化学品—复合材料—制品应用”的产业链。半导体照明、显示材料形成“衬底材料—外延片生产—芯片制作—封装—应用产品”的产业链。电子信息材料形成“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子元件—电子产品”的产业链。动力电池材料形成“原材料—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动力电池—应用产品”的产业链。

3.引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围绕本市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瞄准行业500强、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和特色新材料企业,形成材料—部件—装备完善的产业链,构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天津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成立天津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大工程等提供咨询建议。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联盟,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新材料研发和工程化、产业化与应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委、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中小企业局、市合作交流办,各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利用智能制造等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新材料产业化、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和重点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支持新材料规模化生产,系统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作用,支持重点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鼓励引导并支持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促进新材料产业孵化转化。(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天津保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发展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供高效便捷公共服务,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研究制定重点新材料产品目录,优先支持发展。建立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产业联盟。完善新材料产业统计体系,支持新材料企业开展宣传交流和国际合作,营造促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加强材料标准与下游行业设计规范衔接配套,扩大新材料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委、市商务委、市统计局、市中小企业局、市合作交流办,各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支持核心专利转化实施,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专利申请结构由量向质转变,专利权从有到用转变。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机制,支持新材料产业创新决策和专利布局,加强新材料产业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能力。(市知识产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金融局,各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培育优势企业与人才团队。充分发挥“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的政策优势,加强新材料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引进知名专家、高技能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依托重点企业、联盟、院校等,联合培养骨干与创新人才团队。不断优化新材料人才团队成长环境,构建人才保障体系。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新材料企业。(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各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装备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