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政策正文

全文发布!甘肃省酒泉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52个重点能源项目(全名单)

2018-07-05 15:10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电网项目智能微电网甘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大力推行清洁取暖

坚持市场化推动与政府引导并重,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工业余热、天然气、清洁煤、电供暖等多种清洁供暖技术相互结合、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国家和省上关于完善清洁供暖峰谷价格、阶梯价格、扩大市场化交易等价格支持政策,以替代城镇直接燃煤供暖和城乡居民散煤取暖为重点,积极在城乡全面推广清洁取暖技术,推动全市实现新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煤炭消耗量和消耗比例,建立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城乡供暖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市清洁取暖率达到60%以上。

三、推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

建立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形成市场主体;鼓励新能源供暖和电能替代,积极推进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扩大电力消费;建立优先发电制度,逐步实施优先发电权交易,推进新能源与火电发电权交易转换,努力实现规划内的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对热电联产机组加装蓄热器,参与电网深度调峰;鼓励燃煤发电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调节,并建立健全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弥补火电调峰、为可再生能源让出发电空间的损失;加强大数据、云计算、锂电池、碳纤维等高耗电、高科技、高产出、低排放“三高一低”产业项目引进力度,全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就地消纳。

四、建立就近消纳考核体系

建立电力就近消纳目标考核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水平,确定各县(市、区)2020年电力就近消纳指导性目标,敦煌市30%、肃州区25%、金塔县20%、阿克塞县20%、瓜州县15%、玉门市15%、肃北县15%。按照“以消纳换装机”的原则,将各县市区电力就近消纳目标完成情况作为今后新能源增量指标布局的重要依据,推动县(市、区)加大新能源电力就近消纳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确保2020年全市电力就近消纳20%以上。

第八章能源科技创新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一、加快新能源科技创新步伐

抓住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围绕保障安全、优化结构和节能减排等长期目标,深入实施能源科技创新战略。建立并完善以提高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家能源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能源项目为载体,以能源企业和重点能源工程实验室、高等学校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新能源重大工程为载体,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大新能源研发技术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力度,鼓励新能源企业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支持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开发攻关,引导企业分层次建立研发机构;建设页岩气开发、光热、储能等重点能源工程实验室,实施国家、省部级重大能源科技攻关工程,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通过能源科技创新驱动,抢占产业制高点,把研发成果转化为雄厚的产业实力,实现新兴产业高层次发展。

专栏十三酒泉能源科技创新重点

借助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光电基地的建设契机,开展大规模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远程监控技术研发及管理机制创新,对不同区域风电、光电运行状态及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为推动风电、光电互补运行和后续项目科学布局创造条件,提高风光电集群化远程控制和行业管理水平。积极推广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技术和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发电等关键技术,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及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控制水平。积极促进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金与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提升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水平

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坚持“以资源换装备”原则,招龙头、引配套、聚产业,大力发展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性强、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专用装备、成套装备和重大装备,不断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相关配套产品的水平。鼓励、帮助和引导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延长产业链,注重光热发电、核电装备等关联制造产业的引进,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通过降低成本、推动创新,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聚焦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形成辐射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及国家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

专栏十四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风电装备制造。以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化、本土化、智能化为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引进和建设低风速风机制造、轮毂、法兰加工、轴承及主轴制造、风机主机架制造、并网控制器及变流器制造、发电机齿轮箱和偏航系统及制动系统(联轴器)制造等项目,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群。

光伏装备制造。积极引进和推广光伏发电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发展多晶硅铸锭切片、单晶硅拉棒切片、太阳能电池片、非晶薄膜电池、太阳能电池用光伏超白玻璃、太阳能电池组件TPT背板、太阳能电池EVA胶膜、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接线盒、太阳能电池板边框、逆变器、汇流箱生产和光伏支架加工、电池板清洗维护设备制造等产业项目,完善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产业链。

光热装备制造。加速推动光热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实施,重点引进光热发电支架制造、集热镜片生产、光热发电抛物面反射镜生产、储能CSP系统、聚光发电系统、光热转换系统、蓄热和系统集成制造项目以及聚光器、定日镜、镀膜管、跟踪驱动装置、聚焦集热设备等项目。

新能源关联产业。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太阳能灯具、太阳能光伏水泵、太阳能空调等产业项目。

核电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核电设备锻件、核电设备球阀、蝶阀生产、核电设备压力容器、核电特种静压石墨电极、核电特种离心球墨铸铁和配套管件、余热锅炉等产业项目。

氢能利用装备制造。引进大功率制氢设备制造项目,形成西北最大的制氢及氢能利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三、创新互联网+新能源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新能源及装备领域智能化水平。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及时有效接入,构建智能化风场综合管理系统和电力运行监测平台,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智能电网建设,支持供电公司采用电网智能调度、智能化变电站和智能化设备。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骨干企业开展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鼓励企业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实现从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四、办好新能源博览会

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秉承“新丝路•新能源•新理念”主题,拓宽展会功能,提升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水准,逐步实现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把新能源博览会打造成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盛会,成为甘肃新能源开放开发、展示形象的名片。建设酒泉国际新能源交易博览中心,举办节会展览、高端论坛、企业家论坛、专家峰会等项目合作与交流活动,通过“展览结合论坛、宣传结合推广、项目结合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府、经济组织、国内外知名新能源企业到酒泉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推动酒泉新能源骨干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中亚、西亚国家的合作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第九章电力市场及能源服务平台建设

一、能源体制改革

坚持深化改革、依法行政,创新能源管理机制,推动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机制。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市场公平性、电力安全、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程和能源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政策落实情况监管。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深化简政放权,推进阳光审批,积极探索通过规划、计划和政策引导,强化能源市场监管。抓大放小,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

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发电权、排污权、煤炭消减量指标交易,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培育节能服务机构和能源服务公司,实施能源审计制度。

二、电力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结合酒泉实际,重点开展以下改革:一是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用户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定价,扩大工业大用户直购电规模和范围;二是完善和创新制度,支持环保高效特别是超低排放机组通过直接交易和科学调度多发电;三是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四是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五是完善调峰调频备用补偿改革,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改革及配套措施;六是积极探索售电侧改革,以中电新能源酒泉配售电公司为试点,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利用瓜州柳沟等园区用电负荷增量大、区内新能源装机富余的有利条件,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探索“发-配-储-输-售”一体化的售电新模式。力争通过改革,促进电力行业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三、能源配套服务业

提升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水平,尽快开展材料检测、塔筒检验、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型式实验、机舱和轮毂总成及叶片检测等业务;积极争取国家光伏产品检测中心落户酒泉,引进光伏设备光电场运行检测检验项目和太阳能光伏板机器人清洗项目;建设甘肃省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实验室,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风力发电机试验检测、光电板制造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风能实证检测重点实验室(酒泉)检测基地、玉门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瓜州风电检测及油品检测中心;加快敦煌光伏部件野外性能检测与评估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以及实训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培育和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提供研发、设计、检测、安装、运营、维护、物流保障等相关服务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在瓜州、玉门建设风电备品备件库,加快建立新能源运营维护中心和新能源培训中心项目建设,支持新能源设备及配件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着力提升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配套服务能力。

四、新能源服务平台

围绕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撑能力。打造风、光资源交易平台,将能源生产、流通、交易、物流和资金结算有机融合,形成能源资源交易和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酒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新能源融资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提升直接融资能力,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一、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能源产业总投资1140亿元,其中: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投资145亿元;新增光伏装机152万千瓦,投资110亿元;新增光热装机100万千瓦,投资250亿元;新增调峰火电及热电装机266万千瓦,投资100亿元;新增小水电装机16万千瓦,投资15亿元;新增生物质能装机5万千瓦,投资5亿元;电网建设新增投资150亿元;油气产业建设投资60亿元;煤炭勘探开发投资20亿元;微电网示范项目投资5亿元;核技术产业园投资280亿元。

二、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十三五”末,酒泉市新增电力装机729万千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新增1140亿元,年发电量达到400亿千瓦时以上,实现产值205亿元,其中:风电发电量16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85亿元;光伏发电量4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38亿元;光热发电量2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29亿元;水电发电量2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7亿元;火电发电量15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45亿元;生物质发电量2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亿元。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首位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我国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化,减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基地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生态环境效益

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风、光电项目,可有效遏制和改善当地土地沙漠化加剧的趋势。光伏项目与设施农业相结合,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以上,年可节约标准煤900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2490万吨、二氧化硫74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粉尘680万吨。

(三)社会效益

新能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可显著增加就业岗位以及可观的财政税收。新能源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强,能够形成产业聚集和开发利用集中的区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期间,能源产业预计总投资1140亿元,年平均投资额约228亿元。按每增加1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增加的最终需求测算,酒泉能源产业的建设每年可以增加约700亿元~800亿元的最终需求,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

三、环境影响分析

(一)风电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风能发电整个过程没有废气、废水及废渣排放。规划项目建设过程中污染物主要有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和扬尘,施工期污染物主要以噪声和扬尘为主。规划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发电机产生的噪声和输变电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废水主要来源于场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虽然风电场工程的建设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轻,影响范围小。在严格落实新能源项目环评提出的各项针对性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要求,并对工程永久性、临时性占地进行优化、调整的前提下,可将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二)太阳能发电

通过对规划的太阳能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初步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扬尘和施工噪音,运行期基本没有影响。只要在施工期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就会使太阳能发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

(三)水电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及水库淹没对陆生植被、陆生动物、水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施工期“三废”影响。根据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在实施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其不利环境影响可以避免。开发过程中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主管单位的要求进行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后,工程建设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五)生物质发电

规划建设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资源消耗、用水节能、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指标等方面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在对项目排放的烟气、废水、灰渣进行治理后,各项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能够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很小,可将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六)调峰火电及热电

目前燃煤电厂空气污染物减排措施主要包括:上大压小、关停小机组;对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脱硫、脱硝改造,新建燃煤电厂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鼓励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烟尘排放浓度接近5mg/Nm3,SO2排放浓度接近35mg/N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接近50mg/Nm3;支持同步开展大气污染物联合协同脱除,减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电厂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经除尘、脱硫、脱硝等措施处理后,完全能够达到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环境空气的质量影响很小。火电厂排水按排水去向和受纳水域环境功能,执行适宜的排放标准。依据各类废污水的水质特征,采用清污分流、梯级用水的方法,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输煤、除灰、脱硫系统、煤场、灰场喷洒、厂区绿化等,废水中的悬浮物经浓缩脱水后成为泥饼,送至灰场。整个电厂废污水全部回收利用,正常运行情况下,没有废污水外排,基本可以实现零排放,对地表水体的影响较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项目查看更多>智能微电网查看更多>甘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