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线路监测报道正文

这个机器人能听懂方言 能带电作业!

2018-05-25 09:14来源:电网头条关键词:带电作业电力抢修国网天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凌晨5点半,他和同事们再次出发了……这是无数个黎明时分,他们的“梦”。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还在酣睡,而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电力抢修工作的一个“抢”字,道出了这个班组对“速度”的严格要求。而为了缩短抢修时间,他有许多为人称道的发明创造。

他带着旧木盒子抢修 同事从好笑到好用

当他第一次用旧包装的木盒子挖了窟窿,放进抢修工具来抢修时,同事宋绍江和身边的人都觉得好笑。这是干嘛啊!后来经过不断改造,他们发现这东西真的可以用,而且很好用、很实用。这就有了“急修BOOK箱”:把工具卡槽像书一样设置在箱子中,工具错位或丢失能及时发现。有了它,抢修班再也没有发生过忘带工具的事。他还研制出“可间接带电安装绝缘护罩系列装置”“安全空开拉合杆”等多个创新成果,仅“可摘取式低压刀闸”一项,不仅缩小了停电范围,还将恢复送电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8分钟。

他骑着自行车 变出了个机器人

视频中的机器人,听得懂天津话、还能带电作业。可能你想不到,它是他骑自行车骑出来的。去年夏天,他骑单车看线路。在一处抢修现场,他看到两个工友穿着密不透风的橡胶绝缘服作业,一下来脱了绝缘服,汗如雨下。他想,要是有机器人能代替传统的人工就好了。经过半年多努力,在今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他的团队的“创享1号”带电作业机器人受到很多同行的关注。这个无线控制的机械手可以对10千伏高压电线进行高风险、高强度、高空带电作业。

清华大学合作者 “他和一般工人绝对不一样”

与他合作研发机器人的是清华大学的团队。在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看来,这位老师傅颠覆了他们对“工人”的想象。

”创新不怕小,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往往就是创新。创新还要不怕大,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这才是我们新时代产业工人该有的样子。“他就是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的张黎明,他的11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20余项创新成果填补领域空白;他发明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将故障处理时间缩短6倍;他发明的机器人能替代高风险的人工劳动。

原标题:电网职工发明机器人,能听懂方言,能带电作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带电作业查看更多>电力抢修查看更多>国网天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