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线路监测报道正文

海南电网无人机两年内巡检1000公里 快速查询线路故障

2017-10-25 14:02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作者:陈王凤 伍昭静关键词:无人机电网巡检巡检输电线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从开始用上了无人机巡线后,过去10个人耗费4个小时的巡线任务,现在只需要4个人仅不到2个小时就能完成。”蒋卿是海口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员工,相比于过去扛着大刀迈着腿、跋山涉水的巡线,无人机巡线让他着实体验到了科技的好处。

海南电网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已趋向常态化。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使用无人机巡线以来,海口、三亚、儋州、琼海、文昌、万宁等地区已配备50多台多旋翼无人机常态化开展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培养操作飞手60多名,开展无人机作业1264架次,巡检输电杆塔超过3000基,巡视线路长度超1000公里。

费时少、风险低、效率高,无人机给巡线工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多角度巡视 弥补盲区

查找故障提速

刚工作两年的陈俊安身材比较胖,学习专业是输电管理,可是一毕业就被分配进了海口局长流供电所,在营业厅和用户打交道。他说,师傅们觉得我这身材,走不了远路,又爬不了电杆,做不了巡线工作。

但就在去年,陈俊安调进了海口局输电管理所无人机巡检小组。2017年,他和同事们去广州参加无人机培训,取得了无人机驾驶证的资格。现在,他成了 “机长”,不用走远路,不用爬电杆,用无人机一样可以巡视线路。

9月5日这一天, 220kV龙东I线路突然跳闸,海口局无人机巡检小组四个人分成两队出动巡查故障,装备是两架多旋翼无人机、两台望眼镜,两部IPAD以及一箱无人机充电电池。与以前最明显的区别是,少带了砍刀。

“以前需要用刀开路,不然无路可走。”蒋卿说,过去是边砍树边巡线。遇到更复杂的路段更为麻烦,且劳动强度大,如横跨江河、山头的线路。位于不同山头的两基铁塔,巡视往往要耗费1个多小时;而一些高达92米的跨江铁塔,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光上塔至少也需要半小时的时间。但无人机飞得高、飞得远,装上摄像头后,既能精细化巡视、红外测温、扫视盲区,又可实时图传,20分钟一次巡视就能完成上述有难度的任务。

在排查故障上效果更显而易见。蒋卿印象最深的是,一次220kV龙玉线跳闸,原因是一条架空地线弧垂较低,天气炎热致使架空地线受热膨胀,加上风吹舞动,对导线安全距离不够,放电导致跳闸。“像这样的故障点,人工巡视几乎发现不了,而无人机航拍后,在ipad上就能清晰看到线路、绝缘子、金具到底哪里有放电点。”

今年“清明节”期间,具备机巡条件的供电局用无人机对线路通道及周围存在山火多发区域、扫墓祭司等情况进行巡航、勘察,发现火情,提供现场山火影像,及时避免了山火引发的线路跳闸。

这几年,无人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从无到有,并越来越广泛,一是在应用领域上,涵盖了电网建设放线、输电线路巡检及电网故障处置;二是从沿海到内地,无论是山区、平原、高原巡线都有无人机足迹。海南电网在运用无人机巡线上虽然起步较晚,但摸索和借鉴了各地的成熟经验,得以迅速有序地铺开机巡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多旋翼无人机作业1264架次,巡检杆塔3010基,累计发现缺陷(故障点)428处,巡视线路长度约1100多公里。

一目了然 数据支撑

助力线路精细化管理

与人工巡检相比,无人机巡线虽然轻松又安全,但也意味着线路维护由粗放变精细,把巡线途中节约下来的时间真正用到线路维护上,线路安全也将得到提高。

对于这些新上任不久的“飞手”而言,巡线也从体力活过度成脑力活。巡线前期,要确定输电线路地理位置分布图、杆塔明细表和经纬度坐标,“飞手”完成巡线后,还要身兼数据处理员,导出大量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包括线路运行参数和缺陷记录等资料。

“在无人机精细化巡视时,任何一名飞手作业,都是按照统一的作业流程,各个点逐一扫描拍照,确保拍摄的位置、顺序、角度一致。”蒋卿介绍。无人机拍下来的静态图片达到2000万有效像素,经过电脑放大后,线路、金具、绝缘子及铁塔锈蚀和污秽、线路走廊等情况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比如雷击故障,绝缘子上就会显出白色、烧焦、击穿的痕迹,通过拍摄精度高的照片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比如,图像显示9月6日220kV龙东I线N80-N81号档,导线上有一片白色的放电斑点。巡线人员判断并记录周围可能存在漂浮物,这些资料录入数据库后,以后在运维时就能针对性采取措施。

全方位、多角度、点对点的拍摄,对潜在的缺陷隐患定点排查,及时掌握输电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为管理和检修提供精准的参考资料,也对抢险救灾起到数据支撑作用。

海南电网公司计划在2020年底,基本实现“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协同巡检,直升机、无人机巡检作业成为线路巡检常态化业务。其中,基于机巡采集的数据,提高对线路状态的数据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智能化分析水平,建成巡检海量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输电线路缺陷进行智能识别和快速检索,对交叉跨越、对地距离以及树障等外部隐患进行精确判断与预警。

“机巡+人巡”协同巡检

建立成熟的“飞手”团队

尽管无人机巡线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但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对于一名“飞手”而言,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让无人机飞起来,还要精确地飞行到每一个需要检查的点上。缺乏操作成熟的“飞手”也会导致无人机巡检推广受影响。

从今年开始,海南电网从具有线路运维经验的人员中选拔专业化直升机巡检员、无人机操作员,保障操作人员质量、数量和稳定性,并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海口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无人机操作技能竞赛上,考察了操作手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无人机360°水平自旋、水平8字飞行、二维码模拟缺陷拍摄。目前,无人机操作员以年轻员工居多,比如海口局输电管理所有23名无人机操作手,平均年龄为28岁左右。

对于巡线多年的老师傅,操控无人机比电脑更让他们倍感棘手。一方面,他们能体验到无人机巡线的安全和高效,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头疼于后期需要处理大量的图片。“既要会精确操作无人机,也要熟练使用电脑处理分析图片。”儋州供电局40多岁的巡线员赵成祚操控了5次无人机,他坦言非常便捷,但在操作上还远不及年轻人灵活。这些老师傅具有丰富的巡线经验,深知巡检线路地区气候、了解巡检规律,有多年判断故障经验,但要灵活和熟练地操控无人机,仍然要更多地培训和应用。

据了解,今年年底,海南电网全年应用直升机巡线不少于1200公里、无人机巡线不少于1500公里,海口、儋州、三亚、琼海、。文昌、万宁供电局完成无人机平均作业量不少于60架次/(年。架),操作手作业量不少于20架次/(年。人),使直升机、无人机巡检业务基本成熟。多旋翼无人机将逐渐成为输电线路班组必备的工器具,配合人工巡检开展线路故障查找、通道巡查、飘挂物处理等工作,提高巡检效率;预计在明年,将用直升机开展线路日常定期巡视,同时开展带电作业、三维激光扫描、灾情普查、应急抢险、人员物资运输等工作。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海南电网有更迫切的动力和压力普及“机巡+人巡”协同巡检,不断提升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让精益管理融入到线路维护中,提高线路维护水平。

相关阅读:

电力无人机市场近100亿美元 中印潜力大

原标题:海南电网无人机巡检常态化 快速查询线路故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人机查看更多>电网巡检查看更多>巡检输电线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