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讯:1月29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电碳”监测模型投入使用,首创电网动态排放因子,实现了四川电网排放与减排状况的动态精准监测。
四川是全国清洁能源资源集中的省份,具备打造能源低碳转型样板和标杆的天然优势。开展碳排放精准监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电网作为能源利用的枢纽,是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转型的重要支撑。
四川电力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在优化电源结构、推进再电气化进程、内挖节能降损潜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整合国网四川电科院、国网四川经研院、国网四川信通公司科研力量,开展“碳排放”研究。依托能源大数据资源,研发了基于碳排放动态因子、覆盖省市两级、融合源网荷三个维度的“电碳”指数,汇聚了电能生产、传输、使用等全链条数据,对全川3184座水电厂、242座火电厂、1871座光伏电站以及35座风电场进行实时感知,构建了动态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实现了有效排放因子的精准测算和科学推演,可动态监测电力行业排放状况,支撑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减碳分析、输配电过程排放动态测算、外送清洁能源减碳监测、替代电能减排分析和用户能耗评估。
目前,四川电力正在积极建设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通过打造“天府能源智慧大脑”,科学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分析决策,全程追踪“碳足迹”、源头降低“碳排放”、高效推动“碳中和”。应用“电碳”指数,对内可开展减排降碳路径分析,推动公司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对外可助力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地区碳排放变化趋势,为碳排放分析测算、碳排放权交易等业务的开展提供依据,辅助区域低碳发展路径规划,为四川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贡献国网智慧。
原标题:四川电力创新“电碳”指数助力“碳中和”
以“诠释配电物联网架构体系,推动能源互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第三届)中国配电技术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6-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
>>更多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版权所有 © 1999- 北极星输配电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