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讯:12月26日,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鉴定,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牵头开发的《配电网高灵敏高选择性继电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华北电力大学杨奇逊院士等行业领域多名专家的高度评价。
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技术直接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配电网科研领域普遍关注的技术课题。
为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攻克配电网保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设备制造企业,组成“产、学、研、用”项目团队,全力攻关配电网高灵敏高选择性继电保护技术。历经十余年艰苦探索,项目团队在《配电网高灵敏高选择性继电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中取得重大突破,系统提出了暂态原理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保护、分布式纵联差动保护和高选择性分级保护等原理和技术。项目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保护原理不完善、动作不可靠的问题,首创暂态原理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就近快速隔离,保护动作可靠率达99%;针对传统接地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首创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理论与方法,耐过渡电阻能力提升至2千欧,能够可靠切除人体触电、断线坠地、导线碰树等高阻故障;针对传统相间短路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选择性差、不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问题,首创分布式纵联差动保护和高选择性分级保护理论与方法,能够减小故障停电范围70%以上,且适用于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以及闭环运行的配电线路。
在《配电网高灵敏高选择性继电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攻关工作的基础上,国网山东电力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具有接地与短路故障保护功能的配电终端与一二次融合设备,构成了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系统性解决方案。2017年10月,国际知名电力自动化专家——IEEE Fellow(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C TC57 WG10工作组主席克里斯托夫·布鲁纳在山东理工大学参加“智能配电网论坛”时,评价该项目“实现了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与暂态原理继电保护技术的重大突破”。基于配电网高灵敏高选择性继电保护技术研发的保护装置应用于山东电网2.4万余条配电线路后,面对台风、雷击、恶劣天气的考验,能够快速就近隔离故障,累计减少停电1600余万户。目前,这类装置已应用于全国31家省级电网,以及石化、钢铁、铁路等行业,并推广至印度、希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应用情况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配电网高灵敏高选择性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将彻底解决配电网故障切除时间长、停电范围大的难题,推动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及应用进入新时代,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原标题:国网山东电力配电网继电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诠释配电物联网架构体系,推动能源互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第三届)中国配电技术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6-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
>>更多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版权所有 © 1999- 北极星输配电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