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数据正文

70年|“数说”用电新变化:国网经营区域内已完成安装智能电表4.74亿只

2019-09-18 08:45来源:亮报作者:许天骄关键词: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882年,上海亮起了中国第一盏电灯,从此,电走进千家万户。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强劲的电流为人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你也许不熟悉智能电网等专业词汇,却总能切身感受到用电的舒心、电表的智能、办电的快捷和电动汽车的便利。本期,记者带您了解身边的用电新变化,梳理数字背后的历史脉络。

617倍 人均用电量增长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中,灯火璀璨,流光溢彩;企业车间内,机器轰鸣,昼夜不歇;居民家中,智能家居已提前拉上窗帘,开启空调,静等主人的归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已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密切的关系。1949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仅为8千瓦时,而2018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4945千瓦时,较新中国成立时增长617倍。

“以前家里都得备上蜡烛,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停电。”家住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的83岁老人张连凤现在回忆起曾经靠蜡烛苦守黑夜的日子,颇有感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只有电视机、电风扇等少量的几件电器,用电量也不大,但停电对大部分居民来说却是家常便饭。“那时候到了晚上,家里的电灯泡经常一闪一闪的,忽然就停电了,有时候停一会儿就来电了,有时候一停就是好几个晚上。”张奶奶说,如今,家里装上了好几台空调,冰箱也是常年开着,微波炉、电热水壶这些也都是常用电器,用电多了,停电却很少了,几乎想不起来上次停电是什么时候。

张奶奶的用电体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力事业的沧桑巨变。70年来,我国电力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35千伏以及上变电容量、线路长度分别达到69.92亿千伏安、189.2万千米,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9002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到4945千瓦时,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电能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给居民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形成了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近年来,不仅城市居民的用电量飞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用电量也有了质的飞跃。这都得益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的“户户通电”工程和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现经营区延伸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解决了34.7万户137.1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16年~2018年,国家电网完成农网投资4854亿元,经营区域内农村供电设施逐步改善,有力促进了电力消费增长。据统计,“十三五”前三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农网用电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高出全网用电量增速2个百分点,2018年农网用电量已达到经营区域全口径用电量的46%。2019年,国家电网还投资1472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得益于农村用电条件的改善,年过五旬的四川省宜宾市邱场镇新路村村民何勇返乡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型茶叶生产加工厂。何勇说:“邱场镇附近的茶叶资源很好,宜宾供电公司还为我们新建了线路,安装了专用变压器,工厂的机器可以放心使用,明年上市的早茶肯定销路不错。”

充足的电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给社会注入了昂扬向上的动力。

4.74亿只智能电表转出智慧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电灯逐渐走进普通居民的家中。伴随电灯的到来,电表也成了人们熟知的伙伴。

1958年出生的上海市民刘守清目睹了电表的变迁,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刘守清对记忆中的电表都如数家珍。“小时候的电表有各种形状的,方的、圆的,来自英国、德国、瑞士等很多国家,那时候还没有国产的电表。”改革开放后,国产电表开始大批量代替“洋表”,来到了居民家中。

刘守清回忆,当时每栋楼有一块总电表,各家各户需要自己安装自己的小电表,时常因为总电表的数据和小电表的数据对不上而引发邻里分摊电费的纠纷。1993年,“一户一表”在上海地区开始推行,刘守清家迎来了自己家的独立电表,终于不用再为分摊电费而烦恼。现如今,刘守清家安装了智能电表,还实现了“三表合一”,不仅可以在手机上交电费,还可以同时交水费、燃气费,再也不用等待各类抄表员的入户抄表了。

小小的一块电表,从外资到国产,从机械到电子,从简单到智能,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

现如今,智能电表作为传统电表的替代者,已经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从2010年起,我国全面推进智能电表安装应用,截至2018年,共安装5.54亿只智能电表,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供区4.74亿只,目前全国各地区基本实现了智能电表全覆盖。

作为采集客户用电数据的重要终端,智能电表不再只是人们交电费的依据,更是供电公司开展故障抢修、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配网运行、电能质量监测等各项业务的基础数据来源,在支撑“广域互联”“全息感知”“多传感协同”等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建设方面具有技术研发及设备研制的先发优势。

“锦昌文华苑28幢1单元102室老人家用电数据异常,偏离率超50%,请尽快确认老人情况!”6月26日,一条预警信息弹框出现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平台——拱墅区“眼云共治”系统上。社区工作人员接收信息后,一面快速通知老人家属,一面赶往老人家进行现场确认。

这得益于浙江杭州供电公司与城市大脑实现数据“手拉手”。在首批上线的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326户独居老人家中,通过老人家中的智能电表,用电数据以每15分钟为频段,回传至电力云端数据库,然后经过人工智能算法的云端计算,结合历史数据比对,实时输出计算结果。运算结果不仅能研判独居老人家中用电是否异常,反馈与正常情况的偏离率,还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智能化判断老人家中是否发生异常情况。

现在,智能电表的海量数据正在被充分挖掘利用,供电服务变得更加高效智慧,人们的生活更加舒心踏实。

全球排名第14位 客户“获得电力”更便捷

“没想到申请当天就能装表接电,供电公司服务效率真是太高了!”9月3日,福建泉州市洛江区虹山赛丹凤鞋厂的负责人对供电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持续优化的电力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从2018年开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贯彻中央部署,实施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两年行动计划,在经营区内推广京沪两地小微企业办电服务举措,高、低压客户办电环节分别压缩至4个、3个及以内,平均办电时间压缩至50天、15天以内,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8年,我国“获得电力”指数全球排名第14位,对提升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传统电力业务与“互联网+”相融合,加快“网上国网”建设,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网上国网”吸收融合了国网商城、电e宝、e充电、光e宝等服务平台,构建了全新“5+N”服务频道,为住宅、电动汽车、店铺、企事业、新能源5类客户提供便捷办电、智慧用能等多元化服务,规划设计了135个线上服务场景,让客户在手机上便轻松完成各项办电业务。

家住浙江临海杜桥镇的陈超与公公婆婆不住在一起,以前夏天去去营业厅交电费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煎熬。“现在我用APP把公婆家的用电账户跟我家的账户绑定在一起了,在手机上就一起交了,很省事。”陈超说。据了解,掌上电力(2019版)APP具有“多户电费合并交”功能,子女可以绑定父母家的用电账户,从而实现“一键多户”的简化操作。“家里有什么用电问题,直接在APP上报修就行,回复很快。”陈超满意地说。

今年4月,“网上国网”在浙江试点上线。截至7月底,“网上国网”APP(也称“掌上电力2019”)注册客户780万户,其中新注册客户284万户,月活率达39.7%,实现个人充电桩和分布式光伏“一网通办”、9项业务“一证通办”、9项业务“即时办结”、18个业扩类场景“一次都不跑”,实现了全业务线上办理、一站式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充分认可。9月初,“网上国网”在山东、江苏、湖南、上海等地上线,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接入充电桩31.1万个 智慧车联网平台助力电动汽车畅行无忧

行驶在车流不息的城市里,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众多车主的选择。

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11万辆。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9万辆和79.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1.6%和32.0%。曾经饱受冷眼的电动汽车,如今已备受消费者青睐,这与我国日益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密切相关。

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充电桩9.37万个,形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覆盖19个省171个城市。

“从广州到北京,我们驾驶电动汽车跑了3200公里,亲身体验到了我国充电网络互联互通的便捷与可靠,也更加坚定了我驾驶电动汽车跑高速的信心。”参加2018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京广行活动的车队成员芦富秀高兴地介绍,在行程中,他只要打开“e充电”手机APP,便可看到沿线充电站的地图位置信息。点开具体的充电站,还可以详细地查询充电桩功率、型号、数量等信息。在充电费用结算上,“e充电”提供了国家电网充电卡、扫码支付、账户支付等3种模式, 让车主跑高速更加方便。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还积极加强与其他充电桩企业的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2015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上线。该平台集充电服务、出行服务、能源服务于一体,接入全社会充电桩31.1万个,占全国公共充电桩的90%以上,注册客户193万个,成为全球覆盖范围最广、充电桩接入数量最多的运营平台。

6月23日20时,家住北京海淀区西八里庄小区的杨先生开着电动汽车回到地下停车场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马上充电。他通过“e充电”手机APP里的有序充电预约功能,预约了23时用电低谷时段进行“无感”智能充电。杨先生说:“我晚上也不用开车,用低谷电不仅便宜,还能减轻小区高峰用电的压力,一举多得,挺好的。”

伴随电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充电桩成为客户刚性需求的同时,也给电网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以私人充电桩为例,每个私人充电桩的功率为7千瓦,大众普遍会选择晚上下班之后充电,而这时候也是居民小区的用电高峰,大量充电桩的使用将给电网造成很大冲击,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时候有序充电桩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杨先生体会到的智能充电服务便受益于此。

通过有序充电桩,车主只要设置好充电量和取车的时间,充电桩会合理安排充电时间,在小区负荷低谷时自动充电,充满自动断电,车主享受优惠电价。在电网不扩容、不改造、不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用电的情况下,有序充电桩可以结合当前供电台区运行的工况,充分挖掘现有的电网资源,控制调整充电桩输出功率,合理引导用户有序充电、低谷充电,实现多方共赢。

可以预见,未来的充电服务将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将真正实现畅通无阻。

原标题:70年,“数说”用电新变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智能电表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