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带你走进国家电网最大省级电网

2019-09-09 08:44来源:电网头条关键词:特高压泛在电力物联网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先看看这张名片:

省公司名片

☑名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办公地点:南京

☑最高负荷:10716.3万千瓦

☑最高年售电量:5297亿千瓦时

☑最早有电时间:苏州,1897年7月

☑所有地市有电时间:1920年

(来源:微信公众号 电网头条 ID:sgcctop 作者:头条君)

成长历程 省可敌国

坐拥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部沿海地理优势,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处于发展排头兵位置。

如今,江苏电网最高负荷连续三年破亿千瓦,以“一省之力”超越了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最高用电负荷。

用电负荷,不但代表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衡量了当地电网输电、供电能力。强大的江苏电网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1973年,148.49万千瓦

关键词:联网

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力工业尚属起步阶段。江苏北端城市徐州,到南端苏州,直线距离超过440公里。而1949年时,江苏全省22~33千伏输电线路仅有230公里,各地市电网相对孤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需要电力支持。

▼江苏省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南京热电厂建设于“二五”计划期间。

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江苏各地区电网一步步完善,形成苏南、徐州、南通、淮海盐4个地区电网。1979年6月15日,220千伏淮阴至泰州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徐州电网与苏南电网相连。至此,4个地区电网全部联通,全省形成220千伏主网架,成为华东电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640 (1).jpg

《江苏省电力工业志》记载最早的用电负荷数据是1973年,当时江苏最高用电负荷为148.49万千瓦。1978年时,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超过200万千瓦,达到208.6万千瓦。

电力虽为“先行官”,但当时的电力建设仍然落后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电力供应紧张,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电力供应为何紧张?

1990年,526.7万千瓦

关键词:集资办电

拉闸限电、“停三开四”是当时全国普遍状况,主要原因是电力建设资金不足。计划经济时期,电力建设资金全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不少电力工程因为资金问题而搁置。

改革开放后,电力需求与日俱增。1982年,以华西村为代表的乡镇工业发展,“苏南模式”初见雏形,江苏对电力极度渴望。但1979年到1981年,国家3年没有安排江苏新开工发电工程项目。

怎么解决?拓宽资金渠道。

1982年,江苏集资了6000万元建设谏壁发电厂第四期工程。1987年,谏壁电厂以162.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了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厂。

1986年,我国通过世界银行贷款,计划拆除110千伏镇扬线木塔,在原来的位置新建500千伏徐沪线过江线路。

1988年,500千伏徐沪线全线投运也标志着江苏电网主网架迈入500千伏时代。

1990年,江苏电网用电负荷破500万大关,达到526.7万千瓦。

进入20世纪90年代,华东经济发展提速,电力需求也快速增长。但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两个“先行官”的另一个,铁路运输也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紧张起来。

用能大省江苏,能源资源非常稀缺,省内火电厂发电的煤炭要用铁路运送过来,不但加剧了铁路运输压力,而且省内发电出力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每到夏冬两季,仍然要拉闸限电。

中国电力人探索出另一条出路。

1996年,1055.3万千瓦

关键词: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

▼1994年8月30日,由中外六方合资兴建的山西阳城电厂向江苏送电工程补充协议在北京签订。中国第一个“西电东送”工程开建。

1999年11月28日,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阴输电线路全线贯通,开启了国内电网跨区、远距离输电先河,实现了“煤从空中走”。该工程每年可以减少输煤量约700万吨,大大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1996年,江苏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55.3万千瓦。这次最高用电负荷翻倍,只用了6年时间。

640.webp (26).jpg

上世纪末,江苏电力供需逐渐达到平衡。进入新世纪,经济快速发展,但电力建设又搁置了三年。

又缺电了……

2003年,2216.5万

关键词:三峡水电

2003年,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2216.5万千瓦,与此同时,用电再次出现较大缺口。

随后,国家采取了加快电厂和电网建设步伐、外电入苏、全额消纳清洁能源等举措缓解缺电局面。

2003年5月5日,±500千伏政平换流站建成投运,江苏用上了来自三峡的清洁水电。

2005年6月,500千伏西通道输变电工程投运。至此,江苏电网形成了“三纵三横”的500千伏主网架。

2012年,8191万

关键词:特高压

这一时期,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提高了电力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

2012年,当时世界输送容量最大的±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线路投运,江苏至此步入特高压时代。第二年,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突破8000万千瓦,达到8191万千瓦。

2016年,特高压淮上线北环工程盱眙、泰州两座变电站投运,江苏电网最高电压等级就此上升至1000千伏。

电源建设方面,2016年,江苏发电装机容量一举突破1亿千瓦大关。

拉闸限电已经成为历史,提供安全、低碳、优质、价廉的能源供应与服务成为新的要求。

2017年,1亿+

关键词:特高压+

2017年,江苏电网形成了由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800千伏锦屏—苏南、晋北—江苏、锡盟—泰州等“一交三直”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格局。

一条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高速”纵横千里,打通能源输送的大动脉,送来远方的清洁能源,开启了江苏绿色能源消费新格局。更低的线损率、更庞大的网络构架、更高的负荷承受能力有力保障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

江苏最高用电负荷与江苏省生产总值(GDP)同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与全省GDP走势。

640.webp (27).jpg

2017年,江苏全省GDP总量突破8万亿,仅次于广东。当年,江苏电网最高调度用电负荷一举突破1个亿,达到10219万千瓦。

曾经的木头电塔撑起跨江线路、钢丝绳代替导线已经成为历史。越来越多高科技投入,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改善了江苏8000多万人口的用电体验。

2017年12月19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苏州南部电网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示范工程正式投运,为电网装上了一盏“红绿灯”。

2018年7月18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电站在镇江正式并网投运。江苏电网于2016年投运的“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正式升级为“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可以实现376万千瓦用电负荷秒级控制、200万千瓦用电负荷毫秒级控制,有效增强电网应对故障能力。

目前,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即将投运。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

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亮相的15项世界首台首套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向世界展示了未来电网的模样。

2019年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

2019年3月26日,国网江苏电力出台泛在电力物联网2019年建设方案,确定了11大类共36项建设任务。

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已经取得多项成果:

5月9日,同里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系统“主动孤网”能力试验成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中低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无缝并离网切换;

国内首个“多站合一”全直流预制式数据中心也在苏州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投运,形成“设备—用户—行业—区域”全方位综合能效评价体系应用;

▼江苏南京溧水区110千伏南门变电站里,机器人正在绕场巡查。该站全面使用智能感知元件、无线专网、边缘物联代理等设施,成为全国首个投运的智能全感知变电站。

7月9日,电力无线专网在南京投运,南京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1.8赫兹电力无线专网全覆盖。

加快“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当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江苏电网更高用电负荷下次将如何刷新?值得期待!

名称变迁 历史的记忆

1949年,江苏省各地解放时,民营电气公司均由当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或人民政府派代表进驻,后陆续改由当地政府的工业处或工商处领导。

1958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根据中共江苏省委的决定,通知成立江苏省电业局。

1975年,成立江苏省电力局,统管全省电力工作;1979年,和改革同步,更名为江苏省电力工业局。

1988年,江苏省电力公司成立,与原电力工业局并行运营。

2000年,江苏省电力工业局摘牌,实现“政企分开”。

2016年,更名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成为国网全资子公司。

2017年,更名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立完整现代企业制度。

■■■■■

成长故事 历史的注脚

红色·进步

据不完全统计,至1949年4月前,“首都电厂”(江苏南京供电公司前身)地下组织先后发展了11名党员。

1949年初,“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共地下组织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尽可能地保留一些吨位大、性能好的船只并且停泊在沿江一带,为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做好准备。

当时,“首都电厂”正好有一只钢质蒸汽机动船,负责从浦口火车站往下关电厂运送煤炭。中共地下党有意以运煤为由拖留这只叫“京电号”的小火轮在下关码头。

而国民党政府早在3月份就下达了封江令,并破坏长江下关段两岸的船只。4月中旬,国民党江防部更强令要求小火轮进入惠民河。于是,电厂工人趁黑夜将发电用的煤倒入江中,以致电厂无煤可以发电,巧妙地托留住“京电号”,直到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晚,下关发电所6名船工奉命驾驶“京电号”往返于下关浦口之间接运解放军过江。据统计,“京电号”在解放南京的战斗中,共运送1400余名解放军官兵过江,为渡江战役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自立·自信

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建设条件十分艰苦。1960年,江苏省南部和北部地区迫于发、用电不均衡,急需联网。而当时钢材奇缺,电力人通过以木代钢,架起江苏第一条长江大跨越线路——110千伏镇扬线。

1967年,在木塔的东侧建起了220千伏谏泰线。虽然谏泰线的跨江塔身率先使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混凝土烟囱塔结构。但当时物资匮乏,不得不用钢丝绳作导线。钢丝绳电阻大,负荷一大就容易出问题。直到1978年,钢丝绳才更换为钢芯铝绞线。

自主·自强

改革开放后,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机会与挑战一起涌了进来。

当时,组立大跨越的方案要请意大利专家设计。意大利方面提供了一套利用悬浮独抱杆组立大跨越的方案。时任江苏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的竹志扬却发现,对方一口咬定的“传统又先进”的方案,是30年前的老方案,并且有严重缺陷——

将近180米高的塔,20万个零部件,全靠工人一个一个在塔上拼接。而且,按照这个方案,工程要往后拖延5个多月。

竹志扬熬了两宿,推演公式和计算数据写了80多页稿纸。意方看完,答应修改方案。然而,120多天后,竹志扬等来的仍然是“再等等”。

徐沪线是外资项目,每天光贷款利息就要9万元。始终憋着一口气的竹志扬把自己锁进了工作室。当时,竹志扬设计的“多臂自升式悬浮抱杆”已经在之前的跨江铁塔中使用过。这次,他重新测算这一方式,并于1987年11月,拿出了60米旋转式多臂浮抱杆设计方案。

根据这一先进的设计方案,500千伏长江大跨越顺利立塔。8个月后,铁塔成功组立。意方人员登塔后,也竖起了大拇指。

超越·创造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特高压华东环网的咽喉。特高压线路穿山越岭、跨江越河,在苏州和南通的长江段需要从长江江底穿越,这也是世界首次特高压线路穿越江底隧道,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地形最复杂、距离最长的GIL工程。

放眼全世界,苏通GIL工程也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标准可依。面对行业空白,电网建设者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借鉴,那就制定标准。

每个GIL标准单元长18米、直径为1.09米、重达2.2吨,如何在隧道有限空间内平稳运输GIL单元并实现预就位是个难题。电网建设者根据高铁结构研发GIL轨道运输车,前后两个驾驶舱,在隧道内无需调头,同时安装三组同步升降/平移GIL托举支架,运送到位可以直接实现预就位,提升GIL安装效率。

场地平板运输车、GIL专用安装机具等设想一一实现,克服了隧道空间有限、大型机具无法展开作业的影响。他们还研究了隧道内GIL支架高精度定位方法,GIL单元安装效率由最初两天安装1个单元变成一天安装3个单元。

这个工程里,电力建设者们创造、完善了“特高压管廊工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这些世界首创的专用安装机具设备和安装标准为今后世界能源互联,以及能源通道穿山跨海都提供了宝贵经验。

原标题:这,就是国家电网最大省级电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泛在电力物联网查看更多>江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