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国家电网2018年社会责任报告全文:2019年计划电网投资5126亿元

2019-02-27 17:41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关键词:国家电网三型两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电网与铁塔公司“共享铁塔”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启“共享铁塔”的全新合作模式。国家电网输电铁塔遍布各地,尤其在东部地区,分布密度较高,铁塔上的 OPGW 通信线路可传输通信信息。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基站建设与铁塔建设更好结合,是一件利国利民、互利共赢、实现资源共享的好事,将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同时双方将在通信业务服务、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双方共享合作不仅能满足 5G 网络部署要求,同时符合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方将不断深化合作,推动电力塔和通信塔跨行业资源共享,不断为行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与发电企业共发展

助力新能源发电基地建设。 与相关发电企业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新能源发电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积极外送和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加快推进17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其中,特高压直流工程2项、常规输变电工程15项。2项特高压工程中,上海庙—临沂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调试进入168小时试运行;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线路全线贯通,换流站电气安装进入收尾阶段,开展消防改造施工。15项常规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

优化源网协调管理水平。 做好新能源并网和消纳工作,制定公司2018年促进新能源消纳工作安排,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指导省公司对本地区“十三五”新能源规划规模提出意见,加强电网与发电侧交互响应。

与社会机构携手共赢

强化协同开放创新能力。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设立联合研究院工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立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立中国电科院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成功申报2个国家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

建立完善与外部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 组织金融单位赴广发银行总行、交通银行总行等开展业务洽谈。通过公司与外部商业银行总对总对接,发挥协同运作优势,增加谈判和服务能力。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加强金融单位对外业务协同,目前金融单位与华夏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建立了持续对口联系机制,为业务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推进金融单位与外部商业银行业务协同。 加强与商业银行在融资项目上的合作。借助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渠道销售公司保险和信托产品。广发银行协助英大财险完成资本补充债发行并协调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债券,占发行总额44%。光大银行与英大长安线上业务合作完成签约和系统测试。英大证券将探索与交行开展移动APP端等创新渠道的联合营销活动。

实施责任采购

提升采购设备质量。 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企业的采购全过程中,多措并举引导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电网装备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突出质量技术要素优化采购策略,强化专业绩效评价应用,将8部门专业运行绩效评价引入评标打分。积极开展标准物料精简优化,10千伏在360种基础上再压减31种,35~110千伏业扩配套工程四类主设备精简至50种以内,35~750千伏压减3290种。修订提高800项设备采购标准,编制电网设备优质技术规范书,为“优质优价”采购打下基础。

创新采购供应管理模式。 按照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进行采购,并依据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与供应商进行签约和履约。创新开展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突破项目核准瓶颈,进一步缩短采购供应周期。合并10千伏配网设备批次和材料批次,采购结果由“总部核准”调整为“备案检查”;推进10千伏业扩配套物资实物储备、按需领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及时物资保障。组织两批库存闲置资源跨省调配,累计调配物资1.8亿元,促进东西帮扶,助力电网平衡发展。深化专业间协同联动,推动废旧物资全流程规范管理。

创新采购供应管理模式。 按照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进行采购,并依据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与供应商进行签约和履约。创新开展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突破项目核准瓶颈,进一步缩短采购供应周期。合并10千伏配网设备批次和材料批次,采购结果由“总部核准”调整为“备案检查”;推进10千伏业扩配套物资实物储备、按需领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及时物资保障。组织两批库存闲置资源跨省调配,累计调配物资1.8亿元,促进东西帮扶,助力电网平衡发展。深化专业间协同联动,推动废旧物资全流程规范管理。

绿色环保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任务和要求,坚持新能源消纳“双降”目标不动摇,不断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可持续发展,以绿色低碳高效的充足电能,全力服务美丽中国。

积极消纳清洁能源

加强统一调度,提高消纳水平。精细化分析火电开机方式、新能源发电安排、省内重要断面及跨省跨区通道利用等情况,加强弃电监测,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推进消纳完成进度;继续开展区域内旋转备用共享,建立跨区域旋转备用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作用,进一步提高利用水平,组织跨区域抽水能电站富余容量参与省间低谷新能源消纳;开展功率预测误差分析研究,为各时间尺度的调度计划制定、运行方式安排、电力市场等提供支撑,开展新能源场站数据整治,提升数据质量,深化实时平衡能力建设。

加快电网建设,提高输送能力。加快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2018年投运上海庙—临沂、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一季度开工建设张北柔性直流示范工程、雄安—石家庄特高压交流工程,核准开工青海—河南、雅中—江西等特高压直流工程,以及蒙西—晋中特高压交流工程,推动华中特高压环网等关键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开工建设山东潍坊等5座抽水蓄能电站;安排75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及输送工程投资99亿元,投运15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省内送出断面加强工程。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助力清洁能源消纳。 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十八大以来,累计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工程26项,总投资达到2082亿元,在建装机容量达3615万千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目前共运行抽水蓄能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1923万千瓦。全年抽蓄电站发电累计启动27196次,抽水累计启动22754次,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约31亿千瓦时,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做好并网服务,支撑有序发展。 对符合规划的新能源项目,积极做好并网服务,主动与项目业主沟通对接,提供技术指导,为新源项目并网开辟绿色通道,做好接网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及时并网发电。

完善市场机制,提升消纳空间。着力减少非市场化电量,在华北、西北推广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经验,通过市场手段提高火电企业参与调峰和灵活性改造积极性,2018年“三北”地区完成3012万干瓦新增火电灵活性改造;扩大新能源跨省跨区交易规模,采用省间发电权交易等各种交易方式,深度挖掘受端电网调峰潜力,充分发挥特高压大电网输送能力;实行新能源电量应送尽送、能送尽送,优先保障新能源参与省间中长期交易,推动跨区跨省送电中长期合同打捆一定比例新能源;新能源现货交易输电价格按“最优路径法”结算,推动出台促进新能源跨省跨区交易的输电价格政策。

电能替代向纵深发展

拓展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 在冶炼、金属铸造加工、玻璃及陶瓷烧制等客户聚集区,规模化推广电弧炉、电窑炉,国网湖南、江西电力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成功实施多家铸造企业电窑炉改造。对石油钻探、矿山采选、油气传输等工矿企业客户,普及电动挖掘、皮带廊传输、油气管线电加压等替代技术。总结公司发展电能替代五年来的成功经验,编制电能替代技术指导手册,集合建筑、交通、工业、生活、商业、农业电能替代七大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为一线人员提供工作行动指南,为电能替代实施层面提供业务支撑。

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制定推进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全覆盖实施方案。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成立三峡坝区岸电建设工作组,编制三峡坝区岸电布点规划方案、建设运营服务方案和车船一体化平台方案。成功攻关多船并靠供电、大水位落差岸船联接、远距离江心供电等 13 项世界级岸电技术难题。长江流域港口建成岸电1116 套,实现京杭大运河航运段岸电全覆盖;完成茅坪港及沙湾、仙人桥2个锚地岸电示范工程建设。

“煤改电”让蓝天与温暖共存。 主动对接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结合电网建设发展实际,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组织“煤改电”重点区域省级电力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配合政府完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年度任务。2018年完成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重点地区8218个村、188万户“煤改电”改造工程。经营区域内“煤改电”客户累计已达 420 万户。取暖季前,开展专项督办检查,落实供电服务举措,提升供电服务保障能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让充电比加油更方便

全面优化智慧充电服务。积极与政府部门、公交集团、出租集团、物流企业等对接合作,制定相应充电设施规划建设保障方案,大力开拓专用车优质客户。加快推动岸电码头建设并接入云平台,以湖北宜昌茅坪港为先期示范,设计开发云平台和配套站级服务系统的业务功能,打造覆盖“两纵一横”的港口岸电智能服务网络。

大力推广智慧出行服务。构筑集分时租赁、长租短租、网约出租于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在政府机关等大型企事业单位率先推广绿色出行服务,累计提供用车服务6.5万人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吨。与30多家行业主流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服务网点超过110家。拓展汽车销售服务,整合电动汽车产业上下游资源,广泛连接车、桩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形成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打造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打造以电池梯次利用为核心的客户侧储能系统,首期接入容量17兆瓦,为电网新能源消纳、削峰填谷提供能源互联网实践。建成公司首家区块链实验室,以充电桩为端口生成世界上第一个加密数字化绿色证书(简称“绿豆”),实现清洁能源的互联网网上认证和交易。集合分散电力需求资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取得11个省的售电资质,累计交易电量6500万千瓦时,实现“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智慧充电,让充电比加油更方便”。

保障电动汽车出行无忧。 认真落实国家总体规划,重点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等国家电动汽车应用发展较快区域,主要建设高速公路和城市公共快充站,公司累计建成充电桩8.8万个,形成全球最大的“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高速公路4.9万千米,19个省的171个城市,充换电设施运营效益不断提升,公司建设的充换电设施全年充电量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6%。

智慧车联网平台不断优化。创新建立e享服务体系,实现充换电设施报装接电、建设运维、智慧充电、电费交纳、私人桩分享一条龙服务。加快推进充电互联互通,与社会主流运营商实现充电桩设备参数、服务价格等基础信息和实时运行状态共享,积极推进支付互联互通,累计接入充电桩25.2万个,注册用户超过130万户。形成全国-省-地市-站-桩五级实时监控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智慧车联网平台荣获2018年度国际爱迪生奖。

创新建立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推动中国充换电标准成为世界四大标准体系之一。累计完成国标23项、行标27项、企业标准61项,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发布国际标准3项,成功立项电动汽车充电漫游IEC国际标准3项。开展两期充电互操作测试,联合13家车企、80余家充电设施企业、20余家检测机构,统一兼容性检测平台,统一通信交互示例,统一检测验证方案,有效提升充电兼容性,为车桩接口匹配奠定技术基础。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已成为利用清洁能源第一大国。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投资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累计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

初步扭转了过去一段时期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重大贡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发展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扎实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电能清洁替代,积极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推动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柔性灵活的现代电网。

“绿电9日”再创世界纪录。 6月20日0时至28日24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在青海全省连续9天216小时全部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再次改写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本次活动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利用多能互补协调控制技术和依托大数据平台提升新能源管控水平,从技术角度证明了清洁能源实现供电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未来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三型两网查看更多>泛在电力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