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雄鹰见证藏中联网跨越怒江

2017-07-19 11:2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藏中联网国家电网西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8日,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一架无人机将导引线搭接到西岸的10S150塔位,掀开了藏中联网工程跨越怒江段导线展放的序幕。在随后的作业中,施工人员陆续完成了从导引线、一级绳、二级绳到三级绳的逐级增强的牵引任务。

据了解,藏中联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输变电工程,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后,又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超高海拔、超大高差的输变电工程。其中,在所有标段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地处高海拔无人区的9标段,承担9标段建设任务的是四川送变电公司。四川送变电公司藏中联网工程包9项目经理刘文锦介绍:“怒江两岸塔位跨越档距长1212米,是藏中联网全线最关键、最艰险的施工区段。采用跨越怒江的方案,是为了保护318国道上震撼人心的‘怒江72道拐’景观。”

“跨越之难,难在一个深‘V’形作业。因为导线上扬力非常大,有6吨力,相当于一根线要拉着6吨的货物。”藏中联网怒江跨越施工负责人陈安奎介绍,“还有大档距,486米的放线整体高差,都是跨越怒江最大的挑战。”对此,跨越怒江采用的高原重型索道、落地双平臂抱杆、无人机放线等施工工艺技术,为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刘文锦介绍:“我在前期查勘时,发现施工人员上下的山坡地势陡峭,有些地方的坡度达70度,非常危险。我从华山的人行栈道那里得到灵感,就提出修一条人行栈道。”这个有9865级台阶的栈道,大家都叫它“天梯”。“天梯”扶手红白相间,从半山腰的施工驻地一直连接到怒江东岸边的塔位。怒江自然环境恶劣,跨越工程所在地属藏中高原,平均海拔在3750米以上,处于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等区域。同时,怒江地形地质条件极差,两岸地形起伏剧烈,沟壑纵横,山体陡峭。岩石风化剧烈、岩体破碎,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人行栈道成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一道屏障。

此外,怒江跨越所在地区是高原无人区,植被极其稀少。刘文锦表示:“这里有野山羊、狐狸等野生动物,还有秃鹫、金雕飞翔,这里是它们的家。我们建设工程,必须保护环境,不能破坏它们的家。”这次怒江跨越所采用的施工平台、临近边坡防护等措施,以最低限度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原则,不破坏高原草甸、高寒灌木等。

据介绍,藏中联网将跨越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10余次,翻越拉乌山、东达山、业拉山、色季拉山、布丹拉山等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5座,穿越我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和然乌湖、来古冰川、易贡国家地质公园、雅鲁藏布大峡谷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世界地质结构最不稳定的区域——通麦天险。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多变,年有效工期仅6个月,特别是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有效工期不足5个月。

由于面对大自然天险的考验,以及生态系统复杂又极为脆弱的挑战,藏中联网施工环境极其恶劣,道路交通极其艰险,后勤保障极其困难,环保、水保要求极高。为此,国家电网公司以人为本构建十大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安全质量保障、工程技术保障、物资供应保障、生活后勤保障、信息通信保障、环境保护保障、维稳工作保障、投资资金保障),实现了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完备,勘察设计精准全面,施工准备充足到位,医疗后勤保障可靠有力。其中,为解决物料运输难题,藏中联网架设索道将近1000条,总长度12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在山脊上修建索道,龙门吊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也小。

原标题:雄鹰见证藏中联网跨越怒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藏中联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西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