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电力天路”入云端

2017-07-06 09:14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杨林关键词:电网建设藏中联网工程电力塔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海拔4468米的安久拉山是一块高山草地,建设者依靠马帮将电力塔材运送到山脊上的各施工地。

这里山势陡峭,地貌复杂;这里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藏中联网工程就在这里展开施工建设。

自今年4月初工程动工以来,从祖国各地汇集而来的电网建设铁军,便奋战在平均海拔3750米的各施工现场。

在山脊上爬行

6月12日,出西藏林芝波密县城百公里后,在位于318国道旁的玉普乡境内,有一些运输索道,方向几乎都指向“仰头就掉帽”的陡峭山脊。

走在这陡峭山脊上,人要手脚并用爬行。沿途地貌风化明显,石块不时滚落,脚下的沙粒也像小溪一样流淌。途中,还有许多带刺的低矮灌木丛和怪异锋利的石堆。

海拔在不断增高,在爬爬停停4个多小时后,我和一位叫张云良的师傅终于到达海拔3800多米的68号施工塔位。这块施工地又高又险,离山脊边缘最近距离仅有3米。20多名面容黝黑的建设者在现场忙碌着。负责人伍中福说,7月初,近70吨的电力塔材就要运上山来,到时还要增加10来个人,在立塔完工后同步架设输电线路,加快施工进展。

每当云雾吹来,施工监理员都会大声喊道:“小心点哈,大家不要乱走动。”瞬间,施工地被一片云海淹没。

在施工现场上方十几米的地方,选在巨石旁搭建的6顶帐篷,不时被大风吹得变了形。

为了增加有效工作时间,节省上下山的体力,这支来自吉林的送变电施工队伍已在一个月前将所需的生活物资搬上山,在施工现场附近安营扎寨。为防止发生火灾,山上不允许使用任何火种。山下的后勤人员每天都是通过索道将饭菜和饮用水运到山上各施工地。

惊险的施工路

业拉山,海拔4658米。由于这里含氧量低,游客路过此地时都是气喘吁吁地拍照留念后立刻上车离开。

6月26日,在翻越了318国道惊险道路之一的72道拐后,我们的车在业拉山垭口左拐,进入一条仅容下一辆车的路段。这条沿着山脊边缘下行的简易道路有近30公里,其中一段9公里的下山路又陡又险,光秃的山体倾角有60多度,山脚下便是湍急的怒江,落差近千米,行车容不得半点闪失。

终于到了营地。“下面才是施工地,由于山体坡度有70多度,无法再修建道路下去。当初,大家都是绑着绳索下去施工的。”现场安全员韦东指着山下,讲起之前开工时的情景。韦东说:“下去700多米是工地,要把绳索分成两到三截,一截一截地用铁锚固定在石头中。人才能进入现场,再绑上安全绳索施工。”正说着,一阵大风刮来,“站稳,站稳,这里风大得很。”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的建设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挑战着“生命禁区”。为保障施工期间的人身安全,便于施工,该公司在146~149塔位危险区域内,历经两个月用钢管架设了一条长2.8千米的栈道,一共有9658级台阶,斜面平均在50度。员工们称它是雪域高原上的“天梯”。

6月28日,技术员母磊介绍150号塔位施工进展时,提起山上的大风。他说,中午前,天气晴朗,可午后吹来了一阵狂风,风速惊人,吹得他和施工人员根本站不稳,有种要被吹翻坠崖的感觉,大家只能都趴在地面上。现场负责人廖勇介绍,150号塔位高83米,重达225吨。对岸的149号500千伏铁塔,塔高75米,塔材重191吨。由于地势陡峭,不易展开机器化作业,全靠人工和轻便的电动器械来完成。“那里的风,同这里一样大。”廖勇说。

在2000多千米的施工沿线地域,藏中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们与壁立千仞、高寒缺氧、强烈紫外线为伴,吃住在施工现场,顶寒风、踏冰雪,在雪域高原奋战着……

原标题:“电力天路”入云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藏中联网工程查看更多>电力塔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