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 加快实施南网跨海联网二回工程

2017-02-16 12:59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配电网跨海联网二回工程电网运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六章 共建蓝色生态湾区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必须把保住一泓清水作为不可突破的底线,坚持陆海联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建好蓝色生态湾区。

第一节 构筑陆海一体生态安全格局

共建区域生态屏障。坚持群内群外生态建设联动,加快推进与城市群生态安全关系密切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推动大明山水源涵养及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六万大山—云开大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四方岭—十万大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云雾山—天露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海南岛中部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等的保护和修复,建设环湾滨海生态保护带,构筑环绕城市群的生态屏障,维护蓝色海湾生态安全。严格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的监督管理。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监测防控。

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构建以左江、右江、邕江、郁江、绣江等西江水系和南流江、钦江、北仑河、九洲江、鉴江、漠阳江、南渡河、南渡江等独流入海水系为主体的河流绿色生态廊道,严禁围垦河湖水域,维护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加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湖滨带、重点湖库及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农田、农村集水区河段滨岸植被面源污染截留功能,提高城市河段植被的固岸护坡和景观等生态服务功能。

加强海岸线保护与管控。优化近岸海域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强化岸线资源保护和自然属性维护,加强生态修复,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稳步提高。优化存量占用、严控增量建设,按照海洋功能区划,提高开发岸线利用率和配置效率,实行分区管控,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对海岸线的干扰和破坏。建立海岸线管理省际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占用岸线项目建设的跟踪监测和动态监管。

强化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沿海基干防护林带红树林、海草床、河口港湾湿地、海岛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推进茅尾海、涠洲岛—斜阳岛珊瑚礁、合浦儒艮、山口红树林、湛江红树林、徐闻珊瑚礁、雷州白蝶贝、茂名放鸡岛文昌鱼、海陵湾近江牡蛎、鉴江口尖紫蛤等重要海洋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加快开展近岸海域湿地生态系统和典型海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健全中越北部湾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机制。

图 6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第二节 推动环境联防联治

加强跨界水体污染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加强九洲江、鹤地水库、黄华江、罗江等粤桂省际跨界河流、水库及南流江、鉴江、昌化江等跨市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近岸海域水环境保护,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考核,严格约束陆域入海污染负荷,倒逼滨海地区产业绿色发展。

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突出治理好大气颗粒物污染,力争城市空气质量全面达优。重点抓好电力、冶金、石化、造纸等工业源治理,协同推进移动源、生活源、农业源综合治理。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行绿色交通,推进港口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以及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强化噪声源监管。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治理。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需要,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污染耕地集中区域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加强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为重点,加强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或综合利用。加强危险废物区域协同处置能力建设。

专栏 6 重大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实施珊瑚礁自然恢复与人工繁育工程,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合浦山口、北仑河口、党江、茅尾海等红树林保护区建设工程,海陵湾近江牡蛎、鉴江口尖紫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工程,涠洲火山地貌自然遗址保护工程,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

水环境改善工程

加强九洲江、南流江、昌化江、南渡江、黄华江、罗江、鉴江等跨省跨市河流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推进邕江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城镇内河(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海洋污染防控工程

实施近岸海域主要入海河口和陆源排污口综合整治和监管,推进港口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以及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设施建设,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南宁市、崇左市等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城市周边和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第三节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密切跟踪规划实施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和环境以及人民健康产生的影响,重点对资源开发、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监测评估。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监管制度。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法履行环评审批程序,严格土地、环保准入,合理开展项目选址或线路走向设计。建立统一、高效的环境监测体系以及跨行政区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环境联合执法监督机制、规划环评会商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严格控制规划实施区域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把环境影响问题作为规划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规划相关内容完善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深化海陆双向开放合作

以深度参与中国—东盟合作为基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和全球经济体系,扩大与国内发达地区密切合作,加快形成海陆双向开放合作新格局。

第一节 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通道和平台

拓展海上开放通道。以北部湾区域性航运中心为依托,面向东盟及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设海上开放通道。推进通往粤港澳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西江干支流航道建设,打造对接粤港澳、通达太平洋的出海新通道。

建设陆路开放通道。依托泛亚铁路,加快形成城市群南向开放通道,助力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实现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打通北上贵阳、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交通线路,建设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向新通道。

图 7 北部湾城市群开放通道示意图

提升开放平台功能。以主要港口、民航机场、铁路枢纽为基础,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国家一类口岸为支撑,以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为载体,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体系。拓展“两国双园”模式,高标准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旗舰项目。加快建设东兴、凭祥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海南国际海洋旅游博览会,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国际影响力,建设多元开放的服务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跨海联网二回工程查看更多>电网运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