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其他技术正文

西工大在锂硫电池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2016-12-29 17:07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关键词:锂硫电池锂硫电池理论锂硫电池多硫化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谢科予副教授以第一作者、魏秉庆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18.96)上发表题为“Ferroelectric-Enhanced Polysulfide Trapping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y Improvement”的研究论文(Advanced Materials, 2016, DOI: 10.1002/adma.201604724)。谢科予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创新性地提出采用“铁电效应”来抑制锂硫电池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为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的提升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The work is definitely publishable since it opens a new direction for research in this area. I expect many researchers will plunge into this direction and eventually lead to the breakthrough in this area”。同时,该研究成果也多次受到MaterialsViews(http://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16/12/the-ferroelectric-effect-the-inhibition-of-polysulfide-for-lithium-sulfur-batteries-shuttle-effect-of-the-new-policy/)和X-MOL(http://www.x-mol.com/news/4283)等专业科研媒体的报道。

锂硫电池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是未来最具应用前景的新型二次电池之一。但其充放电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电解液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易扩散到负极,并与锂金属反应,造成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并腐蚀锂负极,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成为制约其商业化应用最关键问题。该工作借鉴了铁电材料与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简单地将铁电材料BaTiO3作为添加剂加入到正极浆料之中,利用纳米BaTiO3自发极化特性吸附同样为极性的中间产物,显著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比其他思路,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无缝衔接到目前锂电池电极制造工艺之中,适合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谢科予副教授带领其硕士研究生(魏文飞、于浩然、张坤、游悠、原凯等)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开展了系统科研工作,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Advanced Materials论文3篇(Advanced Materials, 2014, 26, 3592;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5936;Advanced Materials, 2016, DOI: 10.1002/adma.201604724;2篇以西北工业大学为第一单位与通讯单位,1篇合作参与)。该系列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

谢科予副教授所在纳米能源材料人才特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年6月依托材料学院成立。中心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魏秉庆担任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该特区自成立以来,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多次在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18.96)、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影响因子27.417)和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影响因子33.38)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

延伸阅读:

锂硫电池 新能源的一匹黑马

原标题:材料学院教师谢科予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锂硫电池研究新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硫电池查看更多>锂硫电池理论查看更多>锂硫电池多硫化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