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观点】国际产能合作=产品输出+能力培植

2015-09-16 16:49来源:能源评论作者:赵刚关键词:国家产能合作特高压能源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所谓国际产能合作,超越了简单的产能输出概念,中国将根据合作国经济现实状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支持,并帮助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也就是产品输出+能力培植。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与哈萨克斯坦顺利开展产能合作试点,打响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头一炮,也标志着中国“走出去”战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已经力推多时,但是因为前些年时机尚未成熟,各种机制也不完善,战略实施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当时,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大多数企业没有“走出去”的迫切性,发展最多的是产品出口业务,至于在国外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加工,鲜有尝试者。此外,国家层面没有形成整体性规划、政策协调力度不够,企业层面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与必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走出去”的步伐。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放缓,产能过剩局面凸显,企业“走出去”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幅度增加。同时,放眼全球经济,其实存在产能不足的现象,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很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工业品的自主加工生产能力,严重依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走上了产能输出道路。但是单纯地输出产能,在国际上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会招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中国产能输出势必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于是有些国家便打出“中国产能输出是在把过剩的、被淘汰的落后产品销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旗号在国际上败坏中国名声。其次,承接中国产能的发展中国家也会觉得中国是在压榨自己,从自己身上攫取利润,从而对中国企业产生抵触心理。

面对这种形势,中国需要更高智慧的策略来实现“走出去”,支持中国企业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于是,国际产能合作策略应运而生。

产品输出+能力培植

所谓国际产能合作,超越了简单的产能输出概念。中国的定位不再是简单的产品销售方,而是在与合作国进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合作国经济现实状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对其提供产品支持,帮助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除了产品输出,中国还承担起了培植合作国经济发展能力的责任。

首先是优质产品输出。当前,在参与世界贸易的500多项工业制成品当中,中国有220多项产能世界第一。针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工业装备领域和消费品领域拥有一揽子优质产品输出能力。在这些领域中,中国有些技术,如高铁、特高压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核心竞争力,有些技术虽然并非世界顶尖,但性价比非常高,相对来说更契合产能输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比如在印尼,煤炭开采设备以前大都采购自小松或卡特彼勒等国际大厂商,但是这些设备价格高昂,而当地服务又跟不上;后来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徐工、中煤等中国企业的开采设备进入印尼市场,价格便宜、维修服务到位,很快就受到了当地市场青睐。

其次是帮助合作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与自主创新体系。中国企业在合作国投资办厂,必然会将自有技术引入相应国家,同时也会对当地劳工进行培训。这种本土化发展思路曾经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帮助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现在正在以“产能合作”的形式由中国传导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相应的发展经历,自然可以更好地指导合作国。

在过去,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更多地停留在只谈政治的务虚层面,没有现实抓手。现在以产能合作为立足点,中国可以更多地指导合作国做一些实事,真正实现双赢,这样把双边关系充实起来,友好交往基础也会更牢固。

原标题:国际产能合作:更高智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产能合作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能源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