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评论正文

俞振华:储能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2015-07-30 17:12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木兰关键词:储能储能产业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5”在北京召开。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词,以下为致词内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

首先感谢各位嘉宾来参加我们的储能峰会,特别感谢国外及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嘉宾。作为一个储能领域的从业者,而且可以说是探索者,我向各位表示问好和欢迎。

今天我主要讲讲作为一个普通从业者在储能领域的感受,希望今后有机会和大家更多的分享和交流。

首先,谈谈宏观经济和政策层面。

作为从业者,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发展欠佳,全社会都在期待着经济转型,希望引导社会资本向互联网+、向新能源等产业转移,从上到下有这样共同的呼声。中国能源领域的改革创新,从今年开始不再是口号,因为我们已实实在在看到了新电改。

2015年,能源交易、售电牌照成为新一轮的创业热点,需求侧管理、光伏扶贫、光伏金融等推动着分布式发电和光伏体系,带动着微网建设,这都与储能直接有关。但是整个产业仍面临困扰,尤其对从业者来说,困扰很深:一是源于市场机制的形成,如果市场机制再往前溯源,机制本身是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包括经济模式的建立,这是产业的短板。但是我觉得今年和往年不太一样,我们看到了储能的项目越来越多,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新的刺激微网发展的政策,包括互联网数据分享等,这些将支撑储能未来机制的建立。在未来三年,储能产业应该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谈谈产业的发展机会。

对于每一个从事储能产业的人来说,更关心是不是有市场机会。今年,大的产业格局是能源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里储能又至关重要。但是在储能市场,大家看到的机会非常少,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相信,能源互联网未来的视角会有别于传统,包括智能电网对电力功率的管理,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构建在能量管理的基础上,储能扮演着能源互联网的能源芯片的角色,去支撑未来能源系统的数字化。

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是国家政策关注的一个方向,支持整合需求侧发展、车电互联等应用,都将在能源互联网的大格局下进行整合,这也是储能真正的产业机会。

当然,本次峰会的主题和目的之一,是希望构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共同探讨分布式光伏加储能未来的微网新模式、车电互联对储能发展的潜在应用、需求侧管理、电力辅助服务、未来的售电模式、电力服务的新模式等行业话题。通过这个平台来共同讨论,储能如何与产业格局及行业发展机会相结合。

储能产业如何破冰是我们联盟正在思考的事情。2011年联盟刚刚成立,当时是围绕着具体的应用为核心,提出了三个重点应用:一是新能源并网,包括风电并网和互补光伏;二是电力辅助服务;三是车电互联。储能联盟这几年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感谢国家能源局、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科技园、科委、经信委及发改委对储能联盟的支持。

储能联盟推动了一系列的示范项目,包括延庆的光伏、储能及基础设施,充电桩,用户侧行为模式的探索,能源管理等示范项目。北京市科委支持储能参与电力调频等示范项目,在做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联盟引入了技术厂商。希望能够为储能技术厂商创造尽可能多的市场机会和产业合作机会,这是我们联盟这两年工作中的重点。

当然,我们每年都会回顾一下联盟的愿景。储能联盟的愿景有别于一般的行业协会,我们希望能够和市场结合得更近,从平台搭建开始,当时联盟的定位是构建成一个技术、产业政策及金融能够互动的服务平台,这是我们联盟的初衷。去年提出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而过去的三年里,更多的围绕示范项目探索商业模式。

去年,储能联盟成立了一个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基金,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学习光伏金融的各种经验教训,未来,希望我们储能联盟能够为金融机构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继续支持产业能够有序的发展。

最后,谈谈储能服务平台的建设。

我们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到了技术、金融、市场机制的推动及服务平台等建议。

我们建议征集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储能行业的机会,共同解决我们当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管是在示范项目的组织、储能联盟项目协调、技术标准制定、联盟金融平台服务,还是在储能领域创新、创业或寻找投资等方面,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也希望大家把想法反馈给我们。

在此,非常感谢各位的参与,谢谢。

原标题:俞振华:储能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储能产业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