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访谈正文

各路土豪狂砸电动车产业链 技术短板难掩未来困顿

2015-06-24 10:23来源:中国电池网作者:杨阳关键词: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乎疯狂的新一轮围绕电动车整个产业链的投资开始了。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5年以来,已有方正电机、万马股份、比亚迪、上汽集团、大洋电机、多氟多等25家上市公司通过募集资金等各种形式扩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的投资,这些投资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动力总成系统、租赁等领域,其中“供不应求”的动力电池和充换电设施,成为其投资的两大重点领域。2015年1至6月以来25家上市公司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的资金总规模已超534.35亿元。

有专家估计,如果加上这25家上市公司以外的热钱,整个行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包括动力电池的四大材料、电机、电控和整车。

201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终将受益。据专家预计,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2016年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充电装备市场已然成为企业追捧的“香饽饽”。另外,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材料,也将迎来需求的大爆发。

在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有人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达到15万到20万辆之间。但是,在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火热投资的背后,是否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我们国家新能源车核心制造技术缺失的现实语境下,这样“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又有哪些?

中国电池网邀请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和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做客中国电池网,就当下“各路土豪狂砸电动车产业技术短板难掩未来困顿”这一话题进行了对话。

杨阳:各位嘉宾好。首先我们就新能源车整个产业链热闹的投资背后意味着什么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知道,从一开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尤其是在进入2013年下半年后,新能源车就成为投资的热点,不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在实业企业的建设,都是热点频出。这样的投资热度让我们想起了光伏产业。我们新能源车的投资是不是也有点过猛或者有点虚火过望呢?会不会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呢?

吴辉:我们在调研一家企业的时候,这个国企的老总就十分担忧这种投资热背后我们的技术缺失或者叫缺位,以次充好或者说用3C电池或者其他小的锂电池,来代替动力电池的使用。这一现象已经露头,它给整个产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我们知道,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而民用电池的要求则比较偏低

墨柯:主持人收集的这25家上市公司投资情况,不外乎这两点:首先,原来的“外行”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第二,“内行”扩产或延伸产业链布局。总体上都是在讲故事,大都对所投项目缺乏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规划。

我们不具有核心技术,我们现在发展速度这样快,就导致以低质充好。

第三,世界巨头们的研发能力还有产业思想,已经昭示未来还是这些巨头的。

中国的资本市场,太重视投资的短期回报。现在投资这么热,本来有心踏踏实实搞技术攻关的企业,也会被这些资本所左右,要挣快钱。

这就是你说的,以次充好现象会大范围发生。

杨阳:我们国家动力电池这些年有了一些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那么,动力电池将如何发展?

吴辉:首先,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将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因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吸引大量的资本进入是必然的事情,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相关并购金额已经达到259亿元,预计2015年全年将超过5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锂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0Gwh,中国出货量占据一半以上,且目前的市场状况是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因此,预计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在接下来的几年成倍增长不是大问题。

其次,动力电池市场将逐渐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大大小小超过100家,但是真正能为主机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却十多家,而真正能配套国际品牌整车厂的企业几乎还没有。而以SDI、LGC、松下等为代表的日韩企业凭借技术优势率先攻入主流整车厂供应体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市场将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可以参考如今的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竞争格局,未来真正的动力电池市场将集中在少数几家有实力的电池企业手中,大量企业将参照淘汰,但是产业整合的过程至少还需要5年以上,因为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够他们折腾。

墨柯: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核心技术,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这几年来技术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许能够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量变引发质变”,但也有可能导致“拿来主义”再次盛行,毕竟,将国外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品“改头换貌”引进到中国市场就可以迅速获利,而自主开发是需要时间和高额投入的。

从传统汽车的发展史来看,在目前的状况下,“拿来主义”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取得成功。以启辰晨风为例,2014年09月,东风在北京上市销售启辰晨风,市场价定为26.78~28.18万元/辆,以1:6.2汇率计,入门版晨风的价格是4.32万美元,而同期入门版日产Leaf美国市场售价29,860美元,比晨风的价格低得多。东风只需简单过一道手,就能如此赚钱,它还有什么动力去开发电动汽车产品。

把国外成熟的电动汽车产品,拿过来改换成自主品牌就可以了,多么简单,又能马上赚钱。

这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像是一个孤岛,国外旺销的电动汽车产品基本上在中国市场不见踪影,而中国市场旺销的电动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至今还是零销量。

因为中国政府的保护,别人进不来。同时,因为中国产品的不足,进不去海外市场。

原标题:各路土豪狂砸电动车产业 技术短板难掩未来困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