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伪智能”的智能家居

2015-04-15 10:29来源:新营销作者:陈喆关键词: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市场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是一座太平洋西北岸风格的别墅,前方俯瞰华盛顿湖,后方深入一座山丘,从外观看俨然是一座19世纪的庄园,但其内部设施却能让所有宾客产生置身于科幻大片的即视感。

从一进门开始,每位访客都会领到一个内置微晶片的胸针,预先设定其偏好的温度、湿度、灯光、音乐、画作等条件。无论走到哪里,内置的感测器都会将这些资料传送至WindowsNT系统中央电脑,将环境调整到宾至如归的境地。因此,访客每踏入一个房间,藏在壁纸后方的扬声器都会响起他喜爱的歌曲,墙壁上则投射出他熟悉的画作,甚至他在游泳池戏水时,水下都会传来悠扬的歌声。整座建筑物埋设了84公里长的光纤缆线,墙壁上却看不到一个插座。

这就是比尔˙盖茨从1990年起斥巨资打造的高科技豪宅。自此以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进入21世纪,智能家居的概念在国内迅速推广开来,智能产品生产商逐渐增多。

到2015年,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经历了由快速增长到冷淡到再次火热增长的起伏的过程。在2015年中国家电博览会上,无论是海尔、美的、创维等传统家电大佬,还是京东、360、乐视等互联网新贵,或推出智能系统和产品,或主推和参与搭建智能平台,一场智能家居的圈地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据《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5年将达到1240亿元。

尽管智能家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巨大,但消费者对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似乎并不满意。据腾讯家电此前发布的一项关于智能家居预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感兴趣程度达到95.2%,但有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现状不满,表示跟预期完全不符,或低于预期;36.62%的网友表示现在的智能家居和预期完全不沾边。

今天的智能家居市场,似乎陷入了“伪智能”的尴尬局面。消费者想要盖茨式的居家环境,通过产品的智慧功能与人性化设计,给人为的操作“做减法”。然而,企业提供的却是“为了智能而智能”的传统产品,反而在所谓的智能功能上“做加法”。

用户马小姐表示对“智能”功能十分失望:“以前要关空调,一键就可以搞定。现在为了智能,我得先用手机联网,再打开APP,在菜单中找到空调开关,才能关闭它。”原本简单的操作因为“智能”反而变得异常繁琐,用户自然很难被激起购买欲。

《新营销》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多数智能家居产品呈现两种状况,要么在一件智能单品上做到“单点极致”,要么为传统产品增添一些智能功能并冠以“智能场景”的称号。

“单点极致”是互联网时代备受追捧的一种思维。由于过去不同市场的应用之间往往呈隔离状态,解决人们连续性场景需求的应用没有覆盖完整,“单点极致”思维确实一度成为企业快速占领市场的捷径。然而,极致毕竟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持续状态。在人工智能时代,今天的极致明天就有可能过时。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之间越来越开放,和线下服务的对接也越来越普遍,通过产品交互满足连续性需求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对产品的期待值,在于勾勒出一条功能线,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功能点。

“单点时代”正向“场景时代”过渡。智能家居的产品思维,也必须转向场景化功能链接。

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产品所谓的“智能场景”,仅仅实现了“便捷化”而非“智能化”。这些产品的构造,大多是内置智能芯片、传感器的硬件产品加上手机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或定时开启家里的设备,如让空调自动打开、白炽灯自动亮起、热水器自动加热等。但从本质上说,这些功能无非是几种智能单品的功能衔接,把原先的多个开关或遥控器纳入一个手机APP中,至多只能算是智能硬件和家居产品的物理结合。

顾客易先生说:“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是希望减少我的工作量。比如我出门忘了关电视,我希望它能自动判断是否关闭电源,而不需要我通过手机发现再点击远程关闭。”这一现象,看似是企业缺乏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其实指向了一个更加亟需重视的问题——服务云端化。

很多企业都对“云端”概念缺乏深刻认知。那些延续传统营销思维的智能家居企业,依然希望用一次性的极致产品征服用户,忽略了用户的后期参与。事实上,通过云端产生服务,才能生成更持久的价值。

服务云端化,才能打破单品体验之间的独立性,建立一个体验的闭环,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的支持,实现数据的云端存储和分析,从而不断迭代,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智能服务。

从使用逻辑来说,智能家居的产品设计,应当努力为用户减少“本地化决策”,代之以“云端化决策”。通过云端分析,智能插座就可以通过传感器判断家中是否有人,然后将信息传至云端,根据云端存储的数据,判断是否应当关闭电源,或关闭哪些电器的电源,并自动执行这一判断。基于云端分析,当家中有人时,智能家居可以自动调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家中无人时,也可以自动关闭相应的电器。

对于一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来说,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联动非常重要。用户希望只需发出一个指令,就可以让多个智能家居产品联动提供服务。这种联动服务对产品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黄先生抱怨说:“我花了30万元安装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本以为可以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在‘浪漫晚餐’、‘影院模式’、‘运动时间’等多个模式之间实现‘一键切换’,自行调节灯光,既省事,又节约能源。但实际结果是,各个模式之间经常错位,在‘影院模式’场景下,居然连厨房、走道灯全部打开,让人哭笑不得。”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一大弊病。许多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者将主要精力用于花哨的功能设计和系统技术的更新,为了实现所谓全方位的智能控制而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功能,却在此过程中忽略了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系统的稳定性。

如今智能家居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物联网,需要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相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反馈,实现相关功能。因此,智能家居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良好的硬件基础上,如果没有容量足够大的存储设备,将会造成信息难以储存,甚至大量的数据会遗失或错位,自然更难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查询分析以及计算。而智能家居控制的关键就在于稳定性,失去稳定性,智能家居也就远离了“智能”的本质。

原标题:“伪智能”的智能家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家居查看更多>智能家居市场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