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一带一路”带来的是机会而不是具体项目

2015-04-14 10:25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桂俊松 仝晓波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安全能源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

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阶段。能源领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头戏,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变化,“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的能源安全观,中国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在操作层面需要做何应对?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

“一带一路”带来的是机会而不是有序投资具体项目

中国能源报: “一带一路”本身不是能源话题,但与能源又密切相关。您如何看待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的国际能源合作?在操作层面如何落实?

查道炯:我觉得“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好,可能更多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一个有时间表的对外投资方案。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些代表委员建议中央能尽快拿出一个顶层设计、相应配套政策,以及具体项目,希望“一带一路”能变得可“触摸”,然后开始逐个项目建设。我认为这种急迫很有可能是欲速则不达。为什么?“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方推出的任何境外项目,都会面临同一个项目有多个投资来源的情形。而这个境外项目的目的地国家,在国际政治的框架下,无论它的基建和其它产业发展需求有多高,都是有选择的。中央就“一带一路”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共商”是前提。

以往我们可能更多是想着如何与欧美市场、跨太平洋市场,或者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经济接轨。根据我的理解,“一带一路”构想是在告诉国内的企业以及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者们:在中国自身经济进入“新常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更多去到这些地方寻找一些机会,而不是关心沿线有多少具体的投资项目等着我们去做。

原标题:“一带一路”框架下需反思传统能源安全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安全查看更多>能源项目查看更多>